装备的主力集团军。

显然,这样的第三十九集团军,已经没有多少威胁了。

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相比,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情况更加糟糕。在第二机步师的先头部队攻到小李庄的时候,第六十五集团军甚至只能依靠步兵构筑的临时反坦克火力点,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装甲力量。

也就是说,当时在小李庄作战的只是两支被击溃了的部队。

为了歼灭这两支部队而错过杀入天津的最佳时机,显然得不偿失。

关键就在这里,如何才能及时杀入天津。

指望C集团军肯定不大现实,即便没有遭到东北军阻击,C集团军最快也只能在二十二日夜间、甚至是二十三日上午才能攻到天津。按照帕特里奇的估计,第二十六集团军很有可能在二十二日天黑之前完成防御部署。如此一来,只能把希望寄托在A集团军身上,让这支美日联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再接再厉,以最快的速度向天津挺进。

问题是,A集团军的损失也非常惨重。

可以说,除了第七步兵师之外,包括十二个日军主力师在内,总共十五个主力师都在之前的战斗中遭到重创,而战斗力最强大的第一装甲师几乎被东北军彻底击溃。如果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火速南下救援第六十五集团军,第一装甲师很有可能在新军屯被这支东北军最强悍的部队围歼。

以当时的情况,就算把A集团军的装甲力量全部集中起来,也难以形成一支有规模的突击力量。

万幸的是,在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身后,直到天津主城区,都没有一支像样的防御部队,甚至没有一条看得见的防线。

关键就是,不能再在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身上浪费时间了。

帕特里奇别无选择,只能放过这两支“溃不成军” 的主力集团军,把A集团军从战场上解脱出来。可惜的是,第二机步师在战场南面,被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挡住了北上的通道,所以帕特里奇只能让第三机步师北上与第一骑兵师会合,而第二机步师则南下攻占宁河县。

从道理上讲,帕特里奇的这一部署没有错。

因为第六十五集团军已经开始撤退,留在南面的两个师仅在宁河县停留了数个小时,随后就向后方撤退,所以第二机步师到达宁河县的时候,只遭到了当地民兵的有限抵抗,并没遇到多**烦。

真正的麻烦,还是在战场北面。

虽然第一装甲师在得到了强有力的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之后,迅速突破了第十六集团军的包围圈,开始向西挺进,而罗耀武出于保存兵力的目的,没有让第十六集团军追击,反而让第十六集团军退回玉田县防区,但是第一装甲师剩下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当时向西推进的部队中,总共只有八辆坦克与十四辆步兵战车,其余的全是普通军车,甚至有很多步兵不得不徒步前进。

相对而言,第三机步师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只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时,从丰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