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算长,薄薄的几页纸而已,可李贞却看得很慢,足足花了有一柱香的时间,这才算是将信全都看完,然则李贞却并没有即刻出言评论,而是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之后,才面色平静地抬起了头来,沉着声道:“先生以为如何?”

“纳兄之分析有几分道理,此事定有蹊跷。”莫离早已看过这几封信,心中已然有了判断,此时听得李贞见问,自是张口便答,丝毫也不曾有半点的犹豫。

“嗯。”李贞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将那几封密信凑到几子上的灯火处点燃了,随手往边上取暖用的铜盆子里一丢,目视着密信燃成了灰,这才伸手揉了揉有些子胀的太阳穴,淡淡地道:“看样子有些人是等不及了,此事该如何了断?”

等不及的人很多,从太子到吴、魏双王,甚至一代雄主李世民怕是也有些子不想等了,可这里头却绝不包括李贞在内,这一点莫离自是清楚得很,此时听李贞问起,莫离淡然一笑,摇了摇羽毛扇,开口道:“陛下亲征,太子势必得监国,如此一来,自是太子扩张势力、展示能力的最好舞台,从这一点上来说,太子一系自是企盼陛下去亲征高句丽,然则,有所得便有所失,陛下若离京,太子势必失去陛下之翼护,吴、魏双王又岂会放过这等攻击太子的天赐良机,顺水推舟也就说得通了,如此一来,殿下就成了三方先要拿下的一目标,再怎么说,有殿下在边上看着,三方可都是投鼠忌器着呢,是故,前些日子三方暗中联手在朝中排挤殿下的人马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条纳兄已经说得很透彻了,无须某再多言,依某看,该退就先退一步好了,殿下以为如何?”

如何?娘的,都到了这会儿了,还能如何?李贞苦笑着摇了摇头,心里头满是无奈之意——就在这短短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在诸方势力的压迫下,李贞门下已有六名朝臣因各种名目被贬出了京师,还全都是中级文官,这令李贞一系原本就缺的文官人马如今更是只剩下些可怜的小猫小狗两、三只,在朝中的喉舌生生被人给捏哑了一半,至于李贞原本占优的武将人手又大多将随李世民亲征,到了太子李治监国之际,李贞一系在京师中的势力势必低落到无足轻重的地步,一旦京师中稍有些闪失,那乐子可就大了去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那倒是真的,可问题是退下去容易,再想冒头那可就难了,天晓得那三方人马会闹到何种程度,若是不退,以一方之力确是无论如何也斗不过三方联手的,这一点从近日来李贞一系人马纷纷被排挤出京师便可见一斑,待得亲近李贞的武将们一出京,只怕局势还得更严峻上几分,诚然,京师中并不是李贞所经营的重心所在,任由三方在朝中瞎折腾一番也不是不可以,可麻烦的是明春乃是出征天山以北的最佳战机,一旦错过了,日后想要再出兵西突厥,所要付出的代价至少得翻上数倍,若是京师不稳的话,李贞也不可能放心出征西突厥,再说了,退却素来不是李贞的风格,甭管什么吃亏就是福之类的屁话说得如何动听,李贞可是不想平白吃啥亏的,在李贞看来吃点亏不是不可以,可得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