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从而压制明军城头的重型火炮的火力。

可惜的是,效果并不明显。

明军在城头炮兵阵地上构筑的阵地非常的完善,为了构筑炮兵阵地,防止城垛被击中后产生的碎石溅射杀伤周边炮手,明军甚至干脆自行把炮兵阵地前方的城垛给拆了……

取而代之的则是厚实无比的多层沙袋。

众多实战已经证明,在防御实心弹炮击的时候,单薄的砖石工事根本没啥卵用,反而还会因为溅射给己方造成更大的伤害。

相反,沙土构成的工事对于防御实心弹炮击效果更加良好,可以避免碎石溅射,避免实心弹的弹跳折射等。

当然,前提是沙袋得够厚实,单薄的沙袋工事也没啥用……

楚军最开始使用沙包作为防炮工事,后来明军也学了去,并且把沙包工事发扬光大,在每一门火炮的周围都堆积了大量的沙袋。

如今九江城头上的明军炮兵阵地上的沙袋工事,足足有好几米厚呢,哪怕是楚军里的九斤野战炮的实心炮弹准确命中了,也很难一炮直接摧毁这种工事。

至于说多次命中同一个地点,那就太高看楚军的炮手技术以及楚军里九斤野战炮的命中率性能了。

这能在大几百米外打中一发,那已经是运气爆棚了,还多次准确命中同一个部分,有这本事,楚军早就上天了,还和明军打什么仗啊……

野战炮短时间内无法建功,臼炮的炮击效果也不大。

这年头的臼炮命中率还是太差了,哪怕是楚军已经冒险通过壕沟,把一批十八斤臼炮靠近部署,甚至费了大力气弄上去了八门的四十八斤臼炮。

但在三四百米的距离上进行炮击,命中率还是非常感人。

命中率有限的情况下,臼炮的炮弹也就很难直接命中炮位。

同时明军炮兵阵地里的防炮工事实在是过于厚实,全都是环形沙袋工事,这种环形工事能够有效防御落在周边的臼炮炮弹所产生的冲击破以及破片。

更恶心的是,这些重炮的防御工事顶部,还有厚实顶盖工事。

这种顶盖工事能够有效的防御凌空爆炸的破片。

当天上午的炮击里,楚军对城头上的明军重炮阵地进行了猛烈炮击,但是效果不大,直到下午,人家明军城头上的这十几门重炮都还在慢悠悠不慌不忙的持续开火进行反击。

当然了,明军的重炮反击也没啥太多战果。

楚军的步兵根本就没有列出密集队形去冲锋,而是零散部署,在炮兵部队的配合下进攻城外的明军壕沟堡垒,并且大多时候都是在壕沟里进攻乃是作战。

楚军根本就不会傻乎乎的跑出来给明军当靶子打。

楚军动用部分臼炮以及野战炮针对明军城头重炮的炮击没啥效果,城头上的明军十多门重炮同样也是没啥战果。

双方除了浪费弹药外,就是打了个寂寞。

但是,这仅仅是局限于围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