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炒菜……咋不上天啊。

这能够弄个面条吃, 还是因为刚出发不久, 还没有进入敌境范围内,携带的面粉也没有变质发霉。

要是进入了敌人活跃的区域,那真的是只能天天和各种罐头以及炒面以及牛羊肉为伴了。

至于米饭……整个尹宁地区都找不出多少大米来,目前的吐鲁番省里并没有什么水稻产区,几个大型绿洲乃至最重要的尹宁河谷地区,都是种植小麦为主。

虽然有农林部的人琢磨着在尹宁河谷等地方尝试种植水稻,但那也是以后的事。

现在当地供应的主粮,只有小麦和粟米。

想要吃大米也不是不可以,那只能购买从后方千里迢迢一路运输上来的大米了,那可是天价!

受限于当地的粮食产出种类,驻防尹宁地区的第一集团军各部自然是有什么吃什么,日常在营地的时候还好,日常吃喝和普通人其实也没什么区别,以馒头包子面条等面食为主。

而离开营地行军作战的时候,那么就只能吃炒面为主,再加上各种罐头还有新鲜牛羊肉。

炒面,这是华夏地区的传统军粮,哪怕是到了后世朝鲜战争期间都还在吃它。

顺带一提,这玩意不是面条……而是一种面粉直接炒制而成的粉状干粮,优点是容易保存,吃也方便,缺点是和几乎所有干粮一样,味道不咋地。其实味道都还好,关键是这玩意必须就水一起吃,不然根本无法下咽。

为什么会有炒面配雪这个典故啊,就是因为吃这东西必须就水,要不然你都吞不下去……而战事激烈的时候连煮雪为水的时间可能都没有,所以很多将士干脆直接塞一把雪到嘴里,等雪在嘴融化成水后再吃一口炒面。

除了炒面外,还有各种肉罐头,水罐头以及压缩干粮,这些相对炒面来说更受士兵们的欢迎,不过相对的成本也更高一些,因此军方都是给炒面也给各种罐头压缩干粮的。

说起这压缩干粮,这还得说一说游牧民族的布勒刺,楚军的压缩肉罐头就是根据这玩意改进而来的。

这东西脱胎于早期游牧民族的布勒刺,不过工序工艺经过了改良,但是基本原理还是差不多,都是属于脱水压缩干粮的种类。

基本步骤就是后方的军粮厂屠宰牛后,挑选出来脂肪少的牛肉进行脱水处理,再用机械设备进行粉碎并压缩……最终用马蹄铁罐头进行最后的封装并进行高温杀菌。

这鬼东西又硬又难吃,但是不得不说这东西分量轻,而且提供的热量也比较充足,比寻常没经过压缩的肉罐头,能够让士兵能够维持更长时间的生存。

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保存很久……军方采购了后可以大量囤积,不用担心采购过来一两年后就过了保质期。

陆军这边都还好,海军那边不少战舰上配给的压缩牛肉罐头,有些甚至都是十几年前的了。

因为前线将士们对各种压缩干粮的意见不小,所以陆军方面在西线的军粮供应上,还大规模采取了新鲜牛羊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