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建军营的,而且还花钱调来不少马匹以供拍摄。而吴成刚则是在康剑飞出前,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先回宝安老家走了一趟,然后再从广/州坐火车飞河/南,比康剑飞早到少林寺一天。此时的少林和尚们过得很清苦,由于山下的人民都难得吃饱,自然没几个人会跑上山来布施香火钱。和尚们吃的饭菜都得自己种,甚至还要把种好的菜拿下山换钱买油盐酱醋,一个个都饿得……哦不,是长得很清瘦,并非那种肥头大耳的形象。未来的永信大师就跟在他师父行正的身后,他是今年才剃度出家,拜在方丈座下的。满寺六个和尚里面,就数永信和尚最丰满,估计是因为刚上山的他没怎么饿着。行正方丈也没念阿弥陀佛,而是在各自介绍之后,握着陈默的手说:“欢迎领导同志来少林寺。”在一干香港人怪异的眼神中,陈默说道:“方丈同志,又要打扰你们了。这位是香港来的康剑飞先生,他要借少林寺拍一段时间的戏。”“感谢远方的贵客,佛祖保……”行正方丈握着康剑飞的手,刚说了半句,自觉失言的他又看向陈默,改口道,“多谢贵人布施。”康剑飞捐给少林寺的香火钱已经送到了,不仅如此,还花钱帮少林寺草草翻修了一座大殿——没办法,不修一下根本没法拍摄。康剑飞的香火钱送到,虽然折合人民币只有几千,但少林寺六个和尚却是非常高兴。当天晚上做晚课的时候,纷纷自地念经为康剑飞这个贵人祈福,那经念得格外真诚啊。众人随便逛了逛,看到寺中各处衰败的模样,很快就没了光临宝刹的兴奋劲。因为现实中的少林寺,与金庸笔下的名门正派相差太远了,甚至那仅有的六个和尚瘦得风都能吹到,哪里有半分身怀武功的样子?李家鼎和吴成刚带着康剑飞去需要拍摄的几个地方看了看,而他带来的剃头匠则在给众武术队员剃光头,李练杰那刚蓄起来的寸头也得重新剃掉。等康剑飞转了一圈回来的时候,正好看见化妆师在给演员们头顶画戒疤,忙问道:“喂,都停手,弄什么呢这是?”化妆师回答道:“点戒疤啊。”康剑飞虽然正经书没读过几天,但乱七八糟的杂书却读得多,他说道:“我拍的是宋末的片子,那时候的和尚没戒疤。”李练杰惊讶地问道:“没有吗?前段时间我跟着张导拍《少林寺》,那时还拍的是隋唐时候,也是点了戒吧的。”康剑飞说道:“瞎扯淡,我说没有就没有。”陈默此时正在塔林那边观赏古迹,行正方丈四下看了看,说道:“阿弥陀佛,康施主说得不错,中土和尚点戒疤,是从蒙元时候开始的。”李练杰有些生气道:“那上次我们拍的时候,你怎么不早说?”“惭愧,惭愧,阿弥陀佛!”行正方丈说完之后便闭口不言。其实不光是少林寺,原版《太极张三丰》里也有很多常识性错误。比如董天宝戴着宋朝大兵的范阳帽,刘太监却赐他明朝的锦衣卫官职,简直就是乱七八糟。还有李练杰演的张三丰在悟道的时候,念出的那番太极理论,也是几百年后才出现的。这些常识性错误,后世观众早已吐槽千万次。不过前一个错误康剑飞顺手改了,但后一点康剑飞却不准备改,因为那番太极理论念出来会给观众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会增加电影的可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