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半暗的朝晖渐渐光亮。沈眷在红绿灯路口转了个弯, 驶进一条双车道。

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变成了梧桐树, 梧桐树高大,两侧的树冠在上空交错,树干清萧沉静,树叶茂密翠绿,既有成人式的优雅,又有少年的生机勃勃。

顾树歌很快就被外面的景物吸引,试图趴在窗上看。可惜车窗制作的时候并没有给人趴着的用途,于是顾树歌的手穿了过去,险些掉出车子。

沈眷见她迫不及待,干脆在路边停下,要去的地方就在前面,已经不远了。

这条路上车流很少,过上数十秒才有一辆车子从道路的这头或那头出现,然后放慢速度平缓安静地驶过,显得无比幽静。

大部分是行走在两侧人行道上的人,和靠路边骑过的自行车。

顾树歌空空的回忆里自然是没有这个地方的,可她一到这里就喜欢得不行。她和沈眷往前走,看到路边“前方学校,减速慢行”的交通标志,恍然,这大概是她曾经上过的学校吧。

今天是周末,学校大门关着。门口有个收发室,还有一个保安亭。保安亭无人站岗,收发室里的老大爷躺在摇椅上看电视。

沈眷过去叩了下窗子,老大爷抬起上身,望向窗外,视线透过他的老花镜辨认了一会儿,站了起来,推开窗子,说:“啊呀,是回来看看母校吗?”

竟然还记得她。

沈眷笑着说:“是啊,能让我进去吗?”

老大爷一边打开门出来,一边说:“当然能进去,你们这些毕业生回来就是回家,哪有回家不给进门的道理。”

顾树歌听得好亲切,连忙往前走一步,表示她也是毕业生回家,她看过前面三本日记,知道她从小学开始上的就是沈眷上过的学校。这里是沈眷的母校,也是她的母校。

可惜老大爷看不到她,只领着沈眷进了大门,顾树歌就有些沮丧,沈眷好笑地看了她一眼。

进了大门,大老爷就回了收发室。

沈眷领着顾树歌往里走。

一踏入校园,顾树歌就顾不上被忽视的沮丧了。

日记里有对校园的描写,清晨的露,午间的操场,傍晚放学后,通往校门的那条路。

顾树歌看的时候不为所动,然而到了这里,日记里的文字仿佛扑面而来,涌进她的脑海。

就是这里,那段她发现自己喜欢上沈眷的少年时期,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校园很安静,沈眷带着她往里走,像是没有目的。这里角角落落都曾留下过顾树歌的痕迹,到了哪里都能从陌生到朦朦胧胧的眼熟。

操场是学校最空旷的地方,一圈圈塑胶跑道、绿茵草坪、四面的球门,还有高高的看台,以及看台上“全民健身”的标语,标语被雨淋日晒,显得有些古旧了。

顾树歌渐渐地走到沈眷的前面去了。沈眷跟在她的身后。

“这里……”顾树歌看着跑道,怔了一会儿,又望向看台,“还有那里。”

沈眷走到她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