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派人去江南的某个大城市举办一个钟表展, 然后设点销售, 当然,我们也可以按客户的需求定制等等,至于时间问题,没关系,在我们这里有句俗语叫,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我想这句话很适合你的这个部门。”

事实上,在十八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每年会从伦敦购买价值几万英镑甚至几十万英镑的钟表带往广州销售。

而在十六世纪,西方的工业革命还未开始,大部分欧洲的商品要不根本无法引起亚洲人的兴趣,要不就是根本无法和亚洲本地同类货物竞争,只有一样东西是例外--钟表。

当年,利玛窦凭借敬献自鸣钟获得了在京师宣武门外建立教堂传教的资格,可以看出大明对这种新奇玩意的热情,而杨波最喜欢得一点是,钟表带给人们的影响是时间观念的上的改变,以及分、秒、时等计时体系的确认。

“对了,知闲”

毕方济瞅了个空儿,对杨波说道:“这次途经登州城,那里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很多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我们毛家屯还能不能再接收一些流民?”

杨波沉默半天,摇了摇头。

毕方济大感意外:“知闲,你原来不是到处拉人过来?你也曾说过,乱世最重要的是人,难道我记错了吗?”

杨波苦笑道:“没错,我之前是这么说的,可是神父,那是之前!你知道石臼所三屯现在有多少人口吗?每个月需要多少米粮吗?光是姚家每个月从我这里拿走多少购买粮食的银子吗?这已经是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了,神父,我不瞒你说,今年风调雨顺也就罢了,若是万一来个天灾,光石臼所就要饿死三分之一的人口,有银子买不到粮食的局面你想过没有?”

看到众人沉默不语,杨波继续说道:“现在我可以坦白的告诉你们,乱世最不缺的就是人,乱世最贱的是人命,最金贵的却是粮食,我甚至有个想法,从来没有对别人说过的想法,我大明有近两万万的人口,若是杀掉其中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六千万的人口,现在这种银贱米贵的饥荒局面就能立刻得到缓解。”

杨波的灭绝论才一出口,连素来对传教没什么兴趣的陆若汉都在胸口划了个十字:“哦,我的上帝啊!”

看到众人惊慌失措的样子,杨波不由哈哈大笑起来:“解决人口过剩的方法很多,当然,我说的那种是最直接和粗暴的方式……”

汤若望问道:“那么,还有什么最有效的办法呢?”

“向自己的同胞举起屠刀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至少我不能,在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度,土地和资源是有限的,怎么办?只能向外族举起屠刀,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就这么简单……”杨波面色平静的说道

“哦,我的上帝!”

这下是三个人一起划十字了。

“说来说去还是屠杀,难道没有其他方法吗?我知道一定会有的,无论外族还是本族,都有能和平共存的方式,对不对?”汤若望不肯死心的追问道。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