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事如同斑斓彩色泡飘飘升起,里面是美好回忆。

母亲年轻的时候,用一双灵巧的手给她编辫子,由着她去祸害院子里的牡丹,也从不重言说她,只是把花盘在她的发梢里;等到那双手渐渐苍老,对她回娘家抱着的沈梦云,昔日里柔美的眸子成了慈爱的光芒,抓了一把糖递给沈梦云,然后拉着她的手,问她在沈家过得好不好;等到长子成了亲,母亲的那双手已经满是斑点了,从黄花梨的小匣子里取出了银票,还有庄子的地契,告诉她都是替她攒的……

最后目光则是史老夫人的眼里含着泪,那里是有些悔恨的,悔恨什么?林氏以前不愿多想,现在知道了那是悔恨把沈梦云宠爱得太过,连累了沈家与林家姑娘家还有外嫁女的名声,自己也是疾病缠身。

如果让此时的林氏和侯府老夫人聊一聊,或许他们会很有共同语言,毕竟是两人都真心疼爱儿女,而且也因为儿女的所为,身上难受。

只是侯府的老夫人还有机会和邹嬷嬷抱怨,沈府的林氏却没机会,沈梦云还在絮絮叨叨,她此时说个痛快,感觉心里都放松了下来。没发现林氏的眼皮颤抖已经几乎没有,若是扒拉开眼皮就会发现瞳孔已经在慢慢散开。

此时沈尚书在正厅里陪着安平侯说话。

这个比他年龄小一些的安平侯居然是他女婿,沈尚书知道外人不是猜测女儿珠胎暗结,就是猜测他们沈家攀龙附凤。

文臣和武将本就没什么共同语言,更何况沈尚书是十几年前的状元,才高八斗,他少年时候的诗词至今还在读书人那里传颂,但是安平侯不过是认识一些字,是舞刀弄剑的,两人根本说不到一块儿去。

两人的年龄也相差不过十岁,安平侯可以让他喊一声“小老弟”,而不是贤婿。

但是为了瘦了许多苍白脸色的女儿,沈尚书还是打着精神和谢赟说话,询问为什么女儿这般模样,为什么不早些回来。

谢赟解释说道:“夫人同我说过,未出阁时候她不爱生病,这种情况下来一场病会格外难受,所以看着瘦弱了些,府里这些日子都不曾断过煲汤,好让夫人早日康健起来。”

至于说不让沈梦云过来,谢赟也有解释,“岳母大人病了,小婿也是忧心,只是……梦云的性子过于纯真,怕连累了岳母在病中还要操心梦云,不敢叨扰。”

这个理由在沈尚书心中是不过关的,越是长辈生病,越是要来探望,哪儿有不来的道理?

只是很快,沈尚书就觉得,谢赟的这个理由恰巧说中了所有事。

丫鬟的步子匆匆忙忙,进来就直接噗通跪下,慌慌张张地说道,“老爷,夫人,夫人她没气了!”

沈尚书匆匆赶过去,夫人房中是跪了一地的丫鬟。

“怎么回事?”沈尚书的表情又惊又怒,尤其是伸手一摸,夫人的手竟是凉的,也就是说去了有一会儿了,“这人都去了一会儿了,怎么就没有发现?!”

他本来还想着是不是丫鬟慌张,请来大夫救一救就好了,谁知道竟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