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雳也知道秦雷在南方练兵,但具体多少却无从知晓,以前他不便询问。^^^^但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听他沉声问道:“一期是多少人?”

“十万。”秦雷波澜不惊道:“但全是步兵。”

“那就是三十万……”秦雳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瞠目结舌道:“你养得起吗?”

“不是说了吗?全都是步兵。”秦雷微微笑道:“三个步兵的花费也不如一个骑兵,还是比较省的。”

“怎么着一年也得六七百万吧?”秦雳面色白道:“你哪来那么多钱?”

“哈,紧紧裤腰带吧。”秦雷打个哈哈道,其实他的部队装备好、待遇高,虽然远远无法与京山军相比,但一年一千多万两银子是打不住地。这些军费被他以地方守备军的名义,向国库索要一部分;再分摊到南方各州府一部分。剩下的则是由秦雷来负担,大概是四百万两左右。

还有他地嫡系京山军,待遇条件都是当世最高的、尤其是在扩编到五万之后,朝廷拨付的那点军费,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为此他每年要多拿出三百万两来弥补亏空。

再加上为了让新入伙的神武军和虎贲军死心塌地的跟随,秦雷又答应给他们跟京山军相同的待遇,这样一下又多出了四百万两的开支,而国库是不可能负担这一块的。秦雷只能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这三方面加起来。一共是四十万大军,不得不说。武成亲王府的实力,已经可以匹敌任何一个国家了。而秦雷要付出地代价同样昂贵,尽管转嫁出去相当一部分,但每年他在养兵一项的开支上,就达到一千万两左右。*****

这个恐怖的数字,显然不是单单勤劳致富或生财有道可以支付的起。

而王府在几年内修建了中都城、疏浚了京水河、开凿了引水渠,实现跨越式展,所耗费的金银何止千万?同样不是年轻的武成亲王府可以支付!

就像大殿下所疑惑的那样,是什么样的力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其实很简单,就是举债。当然秦雷称其为融资。换言之便是花别人地钱办自己的事、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最大的好处是四两拨千斤,可以实现大跃进的展,极大增强自己的实力。

当然坏处也很大,毕竟借钱是有利息的,借地越多、拖得越久、利息就越高,王府那精明专业地会计处,通过一系列复杂地演算。已经明确告诉秦雷,他和他的子孙后代,极有可能永远都还不上这笔巨款。

所以即使在王府很多人眼里,王爷这都无异于饮鸩止渴,但秦雷仍然坚定不移地集资、借款、行债券,想尽一切办法举债举债再举债,摆出一副不把天下钱财借光,绝誓不罢休的架势。

难道他当负翁上了瘾?非要把子孙后代都拖累到穿着龙袍要饭?当然不是,作为一个阅历越时代的政治家。他的任何举措都以未来为导向,有着难以言说的深意。

当他站在世间地最顶峰,终于可以天地为棋盘。以万物为棋子,下一盘决定华夏千百人命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