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待丽姐儿身上干净了,就寻了空往娘家去。马车跑的不快也不慢,堪堪半个时辰就到了徐家。

门房一看是安国公府的马车,知道大小姐回娘家,都不敢怠慢,直接放行到了二门处。丽姐儿由丫鬟扶着下了车,一抬眸就看见正迎盼着的林氏和小五。

小五已经三岁多了,机灵可爱,说话吐字清晰,一看见丽姐儿就哇哇叫着:“姐姐,姐姐。”

丽姐儿笑着上前,抱起小五亲了好几下才打住。

“这不年不节的,你怎么回来了?”初看见女儿的热乎劲过去之后,林氏开始担心丽姐儿回娘家的原因。

“女儿想娘了,自然就回来了。”丽姐儿撒娇道。

“胡闹!”林氏不顾院子里人多眼杂,当场板起面孔来,语气严厉地道。

林氏第一次对丽姐儿这般,别说在场的人,就是丽姐儿也愣了愣。看来这世道,女儿嫁出去之后的生活必定是小心翼翼的,无缘无故回娘家的女儿,众人都是有意见的。

随后丽姐儿笑了,不急不缓地道:“女儿有事要与娘说。”

林氏一听女儿有事说,且也意识到态度太过,连忙带着丽姐儿和小五进了朝夕堂。

“娘,女儿要去西北了。”刚坐定,茶还没上,丽姐儿就道。

林氏一听这话,心下紧了紧,差点晕过去。林氏对西北可没什么好印象,要知道当年林家流放地就是西北。虽说丽姐儿去西北的原由必不与流放相同,可在林氏心里,那西北是虎狼之地,万万不如京都和江南。

“皇上开恩,女儿不好不去。”丽姐儿瞧着林氏

徐老太爷和徐熹都不在家,唯有林氏和几个弟弟在家中。喜哥儿,乐哥儿和欢哥儿听说丽姐儿回来了,全都兴高采烈地往朝夕堂跑。谁知一进门,就看见满面忧愁。似有泪意的林氏。再反观丽姐儿,笑容沉静,神情恬淡,倒不像出了什么事的。

丽姐儿见了三个弟弟,连忙笑着与他们打招呼,询问近来读书的事情。姐弟几个相谈甚欢,也让林氏有了缓冲的时间。待林氏神情平静之后,这才道:“若是今日不忙,就留下吃饭再走吧。”

丽姐儿笑着应了,丝毫没有勉强的意思。

林氏瞧着丽姐儿的神情。知道女儿嫁的如意。万事随心所欲。既欣慰又有一丝不安忐忑。欣慰是女儿得了好姻缘,婚后万事遂意;忐忑是怕丽姐儿不知珍惜,肆意挥霍,最后弄的夫妻两人形同陌路。

“若你真随姑爷去西北。何时动身?留了谁看家?又带谁走?”林氏问题一连串。

“姐姐要去西北?”几个哥儿听了这话,都好奇地问道。

“你们姐夫要去西北戍边,皇上体恤,允姐姐随去。”丽姐儿笑着与几个弟弟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金戈铁马,自有一番英豪气概,我真是羡慕。”欢哥儿无比神往。

丽姐儿听了,有些讶然,她竟不知欢哥儿居然有这番心思。难不成身为男儿都有好斗因子,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