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进入到了西历1866年。

而每年这个时候,帝国就会进入年末的一次政治大事件,即财政预算分配。

由于帝国实施西历。传统农历混合制度,以传统农历为主。西历为辅,而帝国的财政年。不是以西历为一年度计算,而是以农历年为一个财政年进行计算。

而农历年大约是在每年西历的二月份,因此西历元旦过后的一月份,也就是帝国进行下一年财政预算的时间。

在这个月里,财务部会做出财政收入预算报告,然后根据这个财政收入预算,再制定明年度的财政支出预算。

而每年的这个时候,军方和内阁之间总会因为军费的多寡而进行激励的争夺,同时军方内部也会因为海军、近卫军、陆军之间的军费争夺而爆发一些政治上的冲突。内阁自身的各部门,财务、工商、交通、教育、农林等花钱较多的机构也会争夺经费。

因为每年的西历一月份,帝国的上层就会上演一次经费争夺大战,各方围绕着那高达数亿元的财政支出进行明争暗斗。

不过有着林哲亲自压着,加上这些年的多次经费争夺多少也形成了一些惯例,所以不出什么意外事情的话,基本上经费的分配都会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比例,因此这种争夺还无法形成政治上的动荡,顶多就是在财政会议上粗红着脸争吵而已。

一月八号,帝国1866财政年的第一次御前财政会议上,军政双方数十名要员齐坐一堂,以薛焕为代表的文官代表以及以施清瑄为代表的军方进行了唇舌激战,口沫横飞中,薛焕充分展现了身为一个强势文官的手段。

语出惊人的喊出要把今年的军费预算压缩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下!

要知道自从帝国统一后,帝国的军费就是连年下降,去年的时候,军费支持只占据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即便这样,帝国的军费依旧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幅度,只不过增长幅度不算太大而已。

但是薛焕喊出的这个百分之二十五,一下子就削减了百分之五的军费,这对于军方来说是属于绝对无法忍受的地步。

因为财务部的1866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中,大约是四点八亿圆,如果军费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话,那么军费总额只有一点二亿多点。

但是在1865财政年里,中央财政收入预算为四点四亿,其百分之三十即是一点三亿多。

两者一对比,不但军费比例大大降低。更关键的是军费总额有所下降,这是军方绝对无法接受的事。

前些年虽然文官集团一直极力压制军费支出比例。但是受到帝国农业的恢复,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中央财政收入保持了一个比较快速的增长幅度,尤其是1862年后,基本上都保持了每年大约百分之十左右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因此虽然军费比例一直持续下降,但是受到财政收入的增加影响,因此军费总额是从来没有实际减少过,反而是逐步保持一个小幅度的增加。

然而现在薛焕竟然说要实际削减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