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舰比较少。

这和帝国海军是有些极大差别的。帝国海军起步晚(yimixs)•(cc), 而且受限于国内工业实力。所以开始的时候很难造大吨位的铁甲舰♣([一&米小说])♣『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只能是从两千吨到四千吨,然后再到五千吨慢慢扩大。

如此也就导致,虽然说这几年帝国海军建造服役的铁甲舰数量并不算少,但实际吨位普遍偏小,目前为止。已经服役的最大吨位铁甲舰,也不过是五千吨的天吴号而已。

所以在海军力量上,帝国海军依旧处于极大的劣势当中,虽然海军已经提出了野心勃勃的战略发展计划,提出了把封锁马六甲海峡之类的战术构想。但实际上这些战术构想真正要执行的话,少说也得1875年以后,等到帝国的战列舰以及装甲巡洋舰的决战舰队慢慢成型以后才能够做到,现在嘛,还是老老实实的玩近海防御吧。

军事力量上,帝国没有太大的优势,但实际上英国人也好不到那里去,他们虽然拥有海军的优势,但是上一场的珠江口海战已经证明了,帝国海军虽然实力弱一些,但并不是没有抵抗之力,这中国沿海并不是英国的东印度舰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一个搞不好就会重演珠江口海战,再者,以帝国的强势外对态度,就算英国人的东印度舰队获得了海战的胜利,但实际上也很难逼迫帝国屈服。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法舰队拥有绝对的海上优势,最后还不是登陆部队来了个全军覆没,毕竟英国人的海军再强,也不能长出脚来登陆啊,能够登陆的只是陆军,而陆军对拼,帝国陆军就没怕过谁,再来一场吴淞战役也不是什么难事。

简单来说,其实现在的中英两国,都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来彻底击败对方,甚至连让对方屈服都是没有什么可能性。

要不然的话,双方在1866年的时候就不会选择各退一步,从而签订四国条约,直接继续打下去,让对方彻底屈服不就完了。

除了军事上的相互妥协意外,战争的爆发会让两国都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这种损失是英国和帝国双方都难以接受的,每年几千万英镑的贸易利益,谁要是敢轻言放弃,谁就是惹了众怒。

林哲可以轻飘飘的一句开战,然后沉浸在开疆扩土的幻想里,但开战后,国际贸易立即就会进入萧条期,数以十万计的产业工人就得面临失业的风险。

更严重的是那些为工业提供农产品的蚕农、茶农就会遭受巨大损失,茶叶和蚕茧无人来收购,或者价格暴跌,进而极大的影响他们的生计,这些群体可不是几万人那么简单。而是几百万上千万啊,一个搞不好就会有几百万户家庭破产。

出口贸易的萎缩还会带领连锁反应,工业用的煤炭、钢铁会出现没人要,机械行业自然也会跟着萧条。

最后居住在城市里的工人阶层失去收入,那么以城市阶层为主要销售对象的轻工业产品就会失去销路。

上述现象用简单的词汇来表达就是:经济危机!

如果说林哲没有推动国内的工业化,那么断绝国际贸易与否影响并不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