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在内战中消耗力量。为了保留足够的力量以应对英军或者中华军的入侵, 所以宁**方的多为高级将领才是达成了一个默契, 那就是这一次的王位之争军方不插手,以避免军方卷入内战。

但是现在王位之争久悬未决,再加上英国人派来查探消息的炮舰也是沿河而上。宁军的河防军发现英军的炮舰溯河而上的时候,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阻拦,但是为了害怕引起英军的大规模入侵,是被迫进行了撤退。

英军炮舰的到来,让宁军高层是感受到了迫切的压力,如此才会讨论要不要插手,以结束目前的王位争夺战,从源头上切断英军或者中华军插手的可能性。

但是要插手可以,关键的是支持谁?

谁都知道,大王子背后的那些大臣和禁卫军是靠着英国人的支持,二王子背后的李昊通以及京都守备团备战站着的是中华帝国。

不管是支持哪一方,都有可能引来另外一方的干涉。

这种选择是诸多宁军高级将领所面临的难题,这支持二王子,说不准来的就不是探查消息的英军炮舰,而是一支内河舰队甚至好几万英军了。

但是宁**方要是支持大王子的话,说不准北方边境的好几万中华军立马就会杀过来。

这夹在中间,是让宁**方怎么选择都难!

1868年的宁国处境,实际上比泰国还要更加的悲剧。

泰国在当代也是一个苦逼的很的国家,五十年代开始,泰国就是被英国和法国夹在中间,而等六十年代后,中华帝国的势力也是通过越南王国延伸到泰国来。

当代的泰国虽然被英法中三国当成了战略缓冲区,从而保持了独立地位,但是被夹在三国之间,这泰国的日子自然是不好过,这前头想要发展现代海军的时候,刚从帝国这边订购了一艘小型的近海炮舰,但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立马就有意见了,所以泰国也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又分别在英国和法国手里订购了一艘炮舰。

被夹在大国之间,固然可以走钢丝获得利益,但是一个搞不好就会粉身碎骨。

而宁国的处境比泰国更糟糕,中英法三国在泰国那边只是一些商业利益上的冲突,并没有演变为战争的风险,而且三国也是倾向于保留泰国这快战略缓冲地,以避免三者之间的直接利益接触。

但是宁国的话,则是直接夹在了帝国和英国之间,而且对于帝国和英国而言,缅甸的战略重要性是泰国远远无比比拟的,一个要保护印度的战略安全,一个要保护云贵西南领土的安全。所以谁都不愿意看见对方控制宁国,更别说直接吞并宁国了。

要不然的话,当年也不会签订中英缅甸事务谅解备忘录了。

“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不管军方那边如何决定,但是我们都要争取在军方插手前拿下这王宫,到时候即便是军方想要插手也没有办法了!”李昊通在和几个中**事顾问的会议上。是再也掩饰不住心中的急迫。

这几天,李昊通可谓是会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就没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