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发展到现在,凡是能够被大规模复制的东西都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比如新陈代谢、遗传信息传递和蛋白质合成等等都是如此。这些事件虽然发生在细胞里,但科学家们可以复制出一大批相同的细胞,让它们做同样的事情,这就相当于把细胞尺度的事件放大到了肉眼可见的水平,研究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套方法在研究胚胎发育时遇到了困难。众所周知,所有动物都是由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当这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一分为二时,生成的两个子细胞内部发生了极其微小的差异,导致它们分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才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最终组合成一个全新的生命。

换句话说,动物胚胎中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不同的,很难通过大规模复制的办法来研究发育的过程,所以这个领域至今进展缓慢,被公认为是自然界最难解的谜题之一。

一提到细胞的不同功能,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DNA。如果把细胞看成是一个车间的话,那么DNA就相当于一本很厚的工作手册,指导细胞做不同的事情。问题在于,同一个胚胎里的所有细胞都来自同一个受精卵,其DNA顺序都是一样的,这些细胞之所以走上不同的道路,不是因为DNA本身有所不同,而是DNA的解读方式出现了差异。控制DNA解读方式的是一种名叫转录因子的蛋白质,它们就像是一个个书签,插在DNA这本厚书的不同位置上。胚胎细胞之所以各不相同,原因就是每个细胞里的DNA书签位置不同。这就好比不同的生产车间完全可以使用同一本工作手册,只要每个车间翻到的页码不同就可以了。

转录因子本身不太好研究,但它起作用的时候会产生出相应的RNA,指导细胞合成出不同的蛋白质,从而行使不同的功能。RNA的研究手段要比蛋白质丰富得多,因此一直有人试图通过研究不同细胞里的RNA来解开胚胎发育之谜。

这个思路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关注,大家合力攻关,终于在2018年有了突破性进展。先是有人开发出了一种技术,能够把胚胎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原封不动地分离出来。之后又有人发明了单细胞RNA测序技术(Single-cellRNA-seq),可以大规模地对单个细胞内的RNA进行测序分析。有家研究所运用这两项技术,一次性地得到了8000个果蝇胚胎细胞的RNA序列,另一家研究所则同时测量了5万个线虫胚胎细胞的RNA序列!

光有RNA序列还不够,因为这项技术需要把胚胎中的细胞分离出来,这就没法研究细胞之间的三维关系了。这种关系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每一个胚胎细胞的未来命运,因此又有人开发出了一项新技术,把基因编辑(CRISPR)和荧光标记结合起来,能够准确地追踪每一个胚胎细胞的来龙去脉。如果把上述这三项技术结合起来,就可以分别对动物胚胎中的每一个细胞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要想弄清楚胚胎发育的细节,这是唯一的办法。

这套技术不但可以用于研究胚胎发育,还可以用于研究任何复杂的细胞分化过程,有很大的扩展空间。比如,已经有人运用这套方法研究那些具备很强再生能力的动物,比如蝾螈的肢体再生过程。不用说,这类研究对于人体器官再生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还有人野心更大,试图用这项技术研究人体内所有的细胞类型。成年人的体细胞数量巨大,不太可能追踪每一个细胞的来龙去脉。但成年人体细胞已经停止分化了,因此可以将其分成有限的类别,只要把每一类细胞研究透了就可以了。事实上,一项名为「人类细胞图谱」(HumanCellAtlas)的研究项目已经运行了两年,中一个研究小组已经把肾脏内的所有细胞类型都鉴别了出来,其中就包括一些最容易发生癌变的细胞类型。一批欧洲科学家正在运用上述技术追踪癌细胞的生成过程,希望能揭示出癌变的全部机理。

因为这项技术具有如此大的潜力,著名的《科学》杂志将2018年度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oftheYear)颁给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