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这一天,国外媒体曝出一条新闻,称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阿司匹林能够用来对付耐药结核菌。

阿司匹林学名「乙酰水杨酸」,主要功能是止疼消炎,怎么和结核病发生关系了呢?原来,澳大利亚「百年研究院」(CentenaryInstitute)的科学家偶然发现结核菌的入侵部位会有血小板的异常堆积,于是他们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感染处的细微结构,发现结核菌会诱使血小板发生凝结,然后自己藏身在凝结的血小板中间,以此来躲过免疫系统的攻击。正常情况下,抗生素足以对付普通的结核菌,但有些结核菌产生了耐药性,抗生素不管用了,只能想办法溶解血小板,释放出躲在里面的结核菌,然后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杀死它们。

阿司匹林除了止疼消炎之外,还有抗凝血的功效,于是研究人员尝试利用阿司匹林来对付耐药结核菌,发现真的管用。

这篇论文发表在2019年3月16日出版的《传染病杂志》(The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s)上,成为6万多篇涉及到阿司匹林的论文之一。这还只是论文检索系统PubMed所能检索到的论文数量,没被收录进这个系统的论文估计还有更多。事实上,这个检索系统平均每天都会收录4篇关于阿司匹林的论文,这种药不愧是「宇宙第一神药」,好多病都能和它扯上关系,所以全世界有无数实验室在研究它。

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很可能和它的消炎功能有关。已知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在内的很多慢性病都和炎症反应有关联,阿司匹林通过其消炎功能间接地减少了这些慢性病的发病率,这大概就是它为什么会成为「万能药」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阿司匹林的抗凝血功能也是很多中老年人所急需的,因为血液凝结是导致心脏病的罪魁祸首之一。

因为这两个原因,很多国家的医疗机构都曾经建议中老年人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以此来预防心血管疾病。

这些来自官方医疗机构的建议直接导致了阿司匹林使用量的激增。据统计,目前地球人平均每年都要吃掉4万多吨阿司匹林,大约相当于1000亿片。因为这种药早就过了专利保护期,所以价格跌到了谷底。一片阿司匹林药片在发展中国家的均价不会超过1美分,发达国家最多也不会超过1美元,即使穷人也吃得起。

就这样,阿司匹林成了很多人的床头药。美国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当中有一半人每天都要吃上一片,中国的这个数字要低很多,但大城市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的习惯。

但是,阿司匹林的好日子似乎就要到头了。美国心脏病协会等数家官方医疗机构于2019年3月17日共同发布了一份报告,不再建议没有心脏病史的健康中老年人每天吃阿司匹林药片了,因为这么做的坏处大于好处。

原来,阿司匹林有一个致命的副作用,那就是会导致一部分人内出血。仅凭目前的医疗技术很难准确预判到底哪些人会内出血,所以服用阿司匹林会让一部分人得不偿失,不能轻易地推荐给所有人。

为了评估阿司匹林的整体功效,一大批研究机构在各自国家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普通民众的随机对照研究。最近几年这些研究陆续出了结果,2018年3月24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连发3篇相关论文,一共涉及到来自8个国家的4.6万名中老年志愿者,结果证明每天一片阿司匹林的综合效益不大,害处却不小。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综合了所有相关研究结果之后,更新了自己的健康指南,不再提倡普通民众每天服用阿司匹林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任何一种药物,无论理论上有多么靠谱,都必须进行临床试验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高质量的科研数据拥有一票否决权。

需要补充的是,这并不等于说阿司匹林从此就彻底没用了。事实上,如果你曾经得过心脏病、做过「开心」手术或者安装过支架,同时又因为各种原因没办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胆固醇水平,那么阿司匹林可以救你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