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第一舰队很有可能在遭到攻击之前派出攻击机群,也就有必要加强舰队防空,做好应付攻击的准备。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能够抢先发起攻击,东乡祖望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第一舰队无法及时发起攻击。

为此,担任攻击任务的机群没有绕行,而是径直飞向第一舰队。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让第一舰队没有足够的时间加强防空力量。

只是,幸运之神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日本侦察机发现第一舰队的时候,杨禹方也收到了电子军官的报告,战舰上的无线电监听设备侦察到了日本侦察机发出的雷达信号,并且判断出,日本侦察机用雷达持续照射了两艘航母。

也就是说,第一舰队已经暴露了。

杨禹方没有迟疑,立即命令在飞行甲板上待命的防空战斗机紧急升空,随后增派了四架舰载预警机。

按照他的命令,其他的战斗机在完成准备之后,都立即弹射起飞。

十一点之前,第一舰队上空的防空战斗机已经超过六十架,此外还有六架ZY-1D在各个方向上巡逻,其中两架在舰队上空徘徊。不管日本战斗机从哪个方向进入,ZY-1D都能及时发现,而且能够直接引导二十四架战斗机作战。接下来的两分钟内,相邻两个方向上的预警机也能投入战斗,得到预警机直接指挥的防空战斗机将增加到四十架。如果六架预警机全部到达,则有四十八架战斗机能以最佳状态投入战斗。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一支足够强大的防空力量。

杨禹方没有急着增派防空战斗机,因为他不想被动挨打。

虽然杨禹方是一名较为保守的指挥官,但是作为海航将领,他非常清楚,主动进攻才是取胜之道。

即便在不利的局面下,也要尽可能的把握住进攻机会。

为此,他留下了一批战斗机。

当时,两艘“昆仑山” 级航母总共有二百二十架战斗机,除掉四十架侦察机、六十架防空战斗机、二十三架攻击机与一架出了故障的战斗机,还剩下九十六架战斗机,足以发动一次致命打击。

按照杨禹方的想法,在顶住了联合舰队的打击后,立即发动一次反击。

也许,无法消灭联合舰队,但是有足够的把握重创联合舰队。

从战场局面来看,只要能够重创联合舰队,就能消灭联合舰队,因为第二舰队很快就能赶到。

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顶住联合舰队的打击。

十一点过十分,舰队里的四艘巡洋舰率先启动雷达,以被动方式工作,随后八艘驱逐舰也启动了雷达。

只要发现了来袭机群,防空战舰能在数秒钟内调整雷达的工作模式。

也就在这个时候,杨禹方收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战术情报:一架攻击了巡洋舰的J-25M在向东南方向飞行时,遭遇了日本海军舰载战斗机群。

在被日本战斗机击落之前,这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