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人类已经掌握了用氢元素融合生成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十六位元素以内的所有元素。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第二十六位元素是什么?铁!

也就是说,人类已经可以利用氢元素,也就是质子与电子,通过聚变融合,无中生有的制造出铁。

毫无疑问,这需要耗费巨大的能源。

所幸的是能源已经不是问题了。

这样一来,就算在某个星系里缺乏前二十六位元素,人类也能制造出来,从而部分解决资源匮乏的问题。

当然,在这二十六位元素中,有三种至关重要即碳、氧、铁。

别忘了,人类是碳基生命,因此碳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元素。

人类的正常生理活动基于简单的氧化化学反应,因此氧也是不可或缺的,而铁在人体内负责运送氧化剂,还是建造生存设施中用得最多的元素。

说白了,只要有了这三种元素,人类的生存就基本上不是问题了。

问题是,这只解决了生存问题,而没有解决发展问题。

人类要发展,离不开对宇宙的探索,或者说是飞往其他星系,也就得进行宇航探险,也就得建造宇航探险的工具。

建造探险飞船,最不可缺少的是数十种稀有金属。

原因很简单,这些稀有金属是用来制造反重力场推进系统的必须元素,而且消耗量极其巨大。

可惜的是,所有稀有金属都在元素周期表二十六位之后,而且大部分在最后。

可以说,即便人类再花三千年,也不见得能够通过融合的方式,用质子与电子制造出稀有金属。

当时,科学家已经发现,铁是元素周期表中,最稳定的元素。

说得简单一点,铁即不容易进行裂变反应、也不容易进行聚变反

有了这个发现之后,一些科学家甚至预测,宇宙的终极形态,就是在不断的聚变与裂变之后,成为一个被铁元素充满了的三维空间。

可以说,这个发现让科学家非常悲观。

要知道,这意味着,人类很有可能在元素融合领域,无法迈过铁这一关,也就无法制造出宇航探险必须的稀有金属。

结果就是,人类必须在宇宙中寻找稀有金属。

所幸的是,在人类控制的一百万个星系中,或多或少还有一些稀有金属,而且在完成了殖民地建设之后,多少还剩下了一些。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在环境恶劣的星系里的殖民规模一直无法扩大,在很大的原因上就与稀有金属严重缺乏有关。要知道,在一些环境恶劣的星体上建造殖民地,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稀有金属。比如,在一些质量较大的类地行星上,就得考虑用反重力场技术降低殖民区的重力场强度,而在一些质量较小的小行星上,则得用相反的方式,增强重力场,以让殖民者健康发育与正常生活。

面对这些艰难险阻,人类没有退却,而是加大了宇宙探险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