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就能找到我p:/.b.

“其实阎百川关于晋北反攻的计划在战略上是正确的。[本书来源眼下是大战略中的间奏,因此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戴季良得以很轻松的跟张自力、蒋方震、徐永昌等参谋本部的主官闲聊起当下的战局,着着,蒋方震忽然发表了一通高论。“日军陷于华北的情况必然不会长久下去,日本的国内力量还没有彻底动员,不趁这个机会将断日军一指的话,接下来的战事恐怕将向不利于我方的形势倾斜。”

“百里兄的话有道理,事实上一旦晋冀战区对第108师团和山下奉文兵团实施围歼的话,必然牵动全局。不管是徐鲁战区还是冀鲁豫战区亦或是丰、同一线,只要日军敢调动兵力驰援山西战场,必然形成漏洞,我军当可以实施断然的反击。”

“朴初兄的意思是譬如扯被?”戴季良一听忽然想起了尘封很久的记忆。“日军现在的部署就如一条短被,往脚上扯,身子盖不住,往身子上扯,脚盖不住。”戴季良的喻倒也形象,听话的人不约而同的点起了头。“可惜啊,一线指挥官没有这个战略意识,我们这个学弟吃了这个逼宫,居然也退缩下去了。”

“钧座,其实我倒认为这个反攻的计划,战略上可行,但战术上的确值得商榷。”徐永昌开始为晋军中人开解起来。“首先,且不我方能否抓住日军广泛调动的机会在各个战场上实施协调一致的反攻,就是实施了如此的反攻,日军不会从华中或是国内甚至东北抽调援军吗?而且之前日军就未必会按着我们的心思直接从战场一线抽调应急兵力。”

徐永昌这话有道理,但也不完全有道理,至少根据日军的僵硬的制度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肯定一开始寺内寿一是不会要求关东军实施援助的,但未来就不一定了。而且由于战场上的各部并非都是西北系统的,戴季良自然不能如臂使指,因此徐永昌所言未必能实施协调一致的大反攻其实也是婉转的辞。

“其次,就是单从山西战场来看,我军在忻口前线也不具备之前阎长官所的6倍于敌的优势,至少封闭阳方口、雁门关、平型关需要兵力吧?第108师团和山下奉文兵团一旦被围,解围的日军必然蜂拥而至,为了顶住这些日军的压力,少不得要将几万、十几万的兵力调到外线,那么还有多少兵力能留在内线歼敌呢?届时的敌我之会是多少呢?1:4还是1:3呢?要知道日军可是号称1个日军能打10个中**人的。”

戴季良认真的听着徐永昌的解,心里却不以为然,事实上只要晋军方面提出要求,西北军可以第一时间向忻口一线投入不少于6个步兵师及其配属炮兵、空军力量。有了十几万生力军的加入,固然围歼4万日军内线兵力还可能有些不足,但相差也绝对是有限的。可关键在于,阎锡山敢在已经接纳了6个师的西北军的前提下,再接纳6个多师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以阎锡山的本性绝对不会同意出现太阿倒持的情况,否则前面拒狼后门迎虎,阎老西恐怕连哭的机会都没有了。当然,同样的判断也会出现在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