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魏延对儒者的分法前所未有,但不妨碍世人对此的认知,可以说,魏延的君子、小人之儒,即便是当世最为有名的经学大师郑玄复生,也挑不出半点的毛病,虽然廖立牙尖嘴利,此刻,却也无法以此来抨击魏延。

“某自不会效那小人之儒!”似已无话可说,廖立绷着一张青紫交加的脸,干巴巴的憋出一句苍白的话。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魏延双手拢于身后,踱着方步,昂着头,一派长者教训后辈的模样,正声而道:“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圣人都可如此,而廖大名士却来讥讽魏某眼高于顶,却是大大的不应该啊!莫非,廖大名士自问圣人也比不得汝乎?”

廖立即便是再狂再傲,也不敢说自己比圣人要强,这话说出去,无疑是在打自己的脸啊!这下,廖立学聪明了,干脆装着没听见,一言不发。真要接上去,说不定眼前这姓魏的小子又挖了什么陷阱等着他跳。

廖立不言语,却不代表魏延会轻易的放过他,“郑大名士自诩学富五车什么的,想来也是才华横溢。既然鄙视我等这不治经典,当是有功于社稷黎民吧?要不,怎么会有这般底气嘲弄于我等?请恕魏某孤陋寡闻,不知廖大名士对这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又作过些什么?”

“廖某……”廖立哑巴了,仔细一想,自己整日间多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其他的好象除了吃饭睡觉,再没做过什么吧!无从回答,却又不甘心为魏延将住,眼珠一转,反驳道:“康成公名享天下,也不曾见有功于社稷黎民,难道你也要说康成公不配为名士么?”

康成公,姓郑名玄,这个大人物魏延自然是有印象,而且还是非常的深刻。听廖立说起郑玄,魏延笑了,笑得好不灿烂!“你说康成公对社稷黎民无功?可笑!滑天下之大稽也!哼,先不说康成公穷一生精力整理古今文化,遍注儒家经典,其注释,被当权者作为范例,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十三经,指的是《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而九经则是指除了《孝经》、《论语》、《尔雅》、《孟子》以外的九家儒学经典,是为当世的两种称法),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原文化的的流传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单是康成公育人无数,是如今,康成公的弟子足迹遍部中原,多有贡献于社稷。康成公更是注有《毛诗笺》、《三礼注》于世,为人广为传诵,汝焉能言康成公于社稷黎民无功?”

“这……”廖立傻眼了,他本以为魏延是一武夫,并不懂这些学术上的事,可是眼下看来,魏延如数家珍,哪有半点不懂的模样?“汝对社稷黎民又有何功?若是无有,却来编排于某,五十步笑百步的,恐怕是汝吧!”

“魏某人微言轻,自然比不得廖大名士的满腹才学!”就像朗读课文一般,语中抑扬顿挫,“然魏某身为义阳县尉,抓贼半案,维护一方的治安,使黎民百姓得安定……当然,这一点小事,廖大名士自然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