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几个电话打来,不得不提前回程。

西蒙觉得,如果只是公司的事情,再急也不会这么火烧眉毛。

事情背后很可能有‘幕后黑手’。

嗯。

比如某个喜欢吃醋的女助理。

西蒙当然不会把这件事告诉珍妮弗,只是,女人在这种事情上大概都有着本能的直觉。

南希不再理会西蒙的私事,从挎包里掏出一叠文件递过来,道:“根据我们和阿利斯塔唱片公司签署的合约,《保镖》原声唱片的收入每三个月结算一次,唱片6月5日上架,第一次收入结算应该截止于9月3日,那天是周日,唱片销售恰好14周,海外暂未上架,本土销量总计为1216万张。”

西蒙翻看着南希递过来的资料,问道:“然后呢?”

“我们这边的负责人要求结算时,阿利斯塔唱片总裁克莱夫戴维斯一直在试图推诿,希望把合约条款改为按自然年的各个季度结算,说是这样可以方便阿利斯塔唱片进行财务审计。虽然都是三个月,但阿利斯塔唱片这么做明显只是在拖延支付,我亲自与克莱夫戴维斯沟通,折腾了两个星期,直到上周五临近下班时阿利斯塔唱片才把统计出来的分账报表送了过来,说是资金还要再等一周才能划拨。”

南希说着,伸手过来把西蒙面前的文件翻了几下,道:“就是这个。1216万张唱片销量,按照当初的协议,我们应该拿到的分成应该在3000万美元以上,阿利斯塔唱片却只给了我们2319万美元。这简直太过分了,克莱夫戴维斯大概把他们公司这几个月来的所有支出都算在《保镖》原声唱片成本里面了。”

西蒙很早就对唱片行业做过一些了解。

对于那些想要出头的歌手来说,唱片的制作和发行成本确实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一些无名歌手为了争取唱片公司帮自己发行唱片几乎做得出任何事情。

然而,一旦唱片大获成功,利润也是非常丰厚的。

对于热销唱片来说,唱片公司可以从每张唱片中获得的毛利润不会低于售价的50%,如同《保镖》原声唱片这样现象级的大热唱片,因为销量庞大摊薄了成本,利润率就更高。

丹妮莉丝娱乐与阿利斯塔唱片当初签署的合约是双方各得《保镖》原声唱片毛利润的50%,准确来说就是唱片出货收入减去制作、营销、发行以及歌手分成等方面的支出后,双方对剩余税前利润进行五五分成。

只是上架销售三个月时间,《保镖》原声唱片的本土销量就达到1216万张,销售额超过1.2亿美元。按照业内惯例,丹妮莉丝娱乐的预期分成收入确实不应该低于3000万美元。

西蒙对于阿利斯塔唱片这么做丝毫不感到奇怪。

好莱坞一部500万制作成本的低成本电影全球卖了3亿却依旧被电影公司硬生生算成亏损拒绝支付主创分成的事情比比皆是,阿利斯塔唱片在报表中把大量其他支出计入成本摊薄利润的方式完全是好莱坞玩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