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到满屋子的人一时愣住,片刻后才道:“夫人这里今天可真热闹!”

十一娘见文姨娘身后的丫鬟手里拿着个湘妃竹做的手炉,直接让人端了锦杌给她坐,道:“怎么捧了个手炉?”

文姨娘忙将手炉放在了炕桌上,笑道:“您看这做工怎样?”

椭圆形的,不过海碗大,漆着清漆,紫色的斑点清晰可见,小巧玲珑,很可爱。

“不错啊!”十一娘不解地望着她。

采买手炉之类的都是外院的管事负责,内院只需把需要的数量报上去就行了。外院会在立冬前后按数量把手炉补齐。

“这是李记今年新出的款式。”文姨娘笑道,“我想给大小姐买一对,又怕姑爷到时候嫌寒酸,所以拿来给您看看,请您出个主意。”

“反正手炉得好几个。你帮她各式各样的都备几个好了。”十一娘笑道,“竹是文君子,说不定姑爷还觉得文雅。”

“有夫人这句话我可就安心了。”文姨娘听着满脸是笑,“让我就给买五个吧!再让李记的雕上‘福禄寿禧贵’!”

文姨娘时刻不忘吉祥语!

十一娘强忍着笑意道:“我看这样挺好……”

只是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屋子里已有人“扑哧”一声笑。

大家循声望去,就看见乔莲房满脸通红地捂着嘴。

“我,我……”见众人的目光中她满脸绯红,手足无措地朝徐令宜望去。

却看见徐令宜正拿着那个湘妃竹的手炉在看。

“这是李记今年出的新样子?”他抬头望着十一娘,“我们也订几个吧?”到没太注意其他的人。

十一娘应喏。

徐令宜已对文姨娘道:“好好的竹子雕什么字。就这样行了。”

文姨娘见他言语虽然不悦,但语气还算平和,又是为贞姐儿嫁妆的事拍板,立刻笑盈盈地应了声“是”,把那手炉留在了十一娘处:“这个夫人留着用吧!既然侯爷说我们府里也要买一批,这个就当是送给我们试试好不好用了!”

反正是公中的钱,折是不打的,去订东西的人却可以白得一个。

不亏是做生意的,把生意人惯用的伎俩都摸清楚了。

十一娘不由笑起来。

徐令宜却吩咐十一娘:“到时候记得把这个手炉的钱也算给李记。”

文姨娘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屋里的空气也一滞。

打人不打脸,徐令宜可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文姨娘。

十一娘在心里叹了口气,解围道:“我知道侯爷是不想与民争利。只是我们想在李记为贞姐儿订些东西,那李记知道了,非要送一件不可。我们一直没答应。他们又送得诚。所以文姨娘这才顺水推舟圆了他们这份情谊。不过侯爷既然说了,我们到时候会把这手炉钱跟李记算清楚的。”

文姨娘这才回过神来,强笑道:“是啊,侯爷。我们到时候会把这手炉钱跟李记算清楚的。”目光却带着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