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口福多吃点。

从第二天开始,他俩就去了龙腾希望学校,赵校长早就迎候在那儿。他们先听赵校长详细地把学校方方面面做了介绍,丹俐还专门用录音笔录了音,回去好细细地琢磨琢磨。他们对学校有个整体了解后,就到每个年级去听课,他们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职业教育班的教学上,這方面更感兴趣。

十几天下来,他们对学校的办学模式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义务教育這一块的教材、教学方式,和他们县里差不多,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人家更注重发挥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主观能动性,没有那么多书山题海,学生们比较轻松,而且都有参加规定的辅助课目训练,和各自爱好的选择课目训练。职业那块很有特色,抓住了市场发展需求动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爱好,有针对地培养。有的学生爱舞枪弄棒,让他学武术和开车;有的爱搬砖弄瓦,让他学建筑施工;爱美工的学美工,爱厨艺的学厨艺,培养的课目很多,学生的选择性很大。

而更让他俩兴奋的是人家办学的资金来源。全校学生近三千人,每月吃、穿、住得多少钱?人均一百五十元就是四十五万元,加上二百名教师的工资四十多万,再加每月的办学经费,每月按需要近一百万元的支出。

人家是靠几个字解决的:

一是省:在伙食上,穷家地孩子不能奢侈,达到吃饱尽量吃好,肉食和蔬菜有校办农场自给,钱只花在主食上,一个学生平均一天一斤粮,因为礼拜天回家吃,也就是一元多点,一个月四十元钱;穿着上基本由家里提供,学校只发给校服,一年两身每月十元;住基本花不上多少钱,需要修补时,学校的瓦工、木工、电工不缺。這样应该支出一百五十元,变成了五十元,每月最多不超二十万元,省下近三十万元。

二是创:学校建有中型养猪场、养鸡场、养牛场、养兔场,大型蔬菜棚,还有特色养殖和特色种植。這个厉害啊,肉、蛋、菜自给有余外,每月外销还能给学校贡献四、五万元。那特色养殖和种植办的更好,特种狗、特种猫养殖,优良种猪、种兔等等,还有优质果苗、高档花苗等等一些其它创收项目,每月收入不低于三十万元。這种校办产业,既增加了收入,又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教学场地和实验基地。

三是献:学校已毕业的学生四千多名,平均每人每月献爱心回报学校是人均收入的百分之十,有一百元。每月這钱就能收近四十万元。听孔大哥和方明讲,那个叫小玲的每月定期给学校寄四百元,张立运寄二百元,最高的每月有寄一千的,还有成才致富的除了每月捐献外,在特定日子更是大额捐献。

這样,人家全靠学校自身就能维持,还能不断发展充实。

齐宇和丹俐不敢奢望一下达到這种地步,但他们也有优势:孔大哥咨询了有关专家,国内已有适合盐碱滩地种植的优良苜蓿饲草,他已要了整个农场。那几百亩地仅养牛、养羊两项利用起来,规模效益肯定比這大的多。还有太阳能、风能发电取暖,也能节省下一大笔开支。他们离开那天,孔大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