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条穿城的河流,都曾经带动了两岸的繁荣;

每一段更替的街道,都曾经见证了历史的兴衰;

城市空间的进化,总会留下种种踪迹,等待你我去寻找。

我是清华大学的梁思思,主要从事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研究,同时我也是一名城市规划师,参与了比如北京副中心、北京首都核心区、雄安新区等大大小小的城市设计项目。欢迎收听我在豆瓣时间的专栏《这样认识一座城——城市进化的10种姿态》。

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我们如此依赖城市,却常常忽略它的存在,城市越来越庞大越来越系统化,生活在其中的人就像城市的一个小小螺丝钉被庞大的城市系统带动运行,究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间品质、什么样的城市设计才是合理的、以人为本的?我们在城市里的理想生活又究竟是什么样的?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城市?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那么喜欢它?城市设计正是这样一门营建场所,创造城市空间,提升环境品质的学科。城市设计师的最大职责,就是为我们朝夕所处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创造特色,吸引活力。

城市和城市中的场所,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最初之所以接受豆瓣时间的邀请,开设这个科普城市设计相关知识的专栏,正是因为我一直觉得,关于空间的感受从来都不是枯燥的理论和案头的公式,而是切切实实地可以被感知的,是值得被讲述、被更多的人了解的。就好比《邪不压正》里的北平城,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有节奏起伏的坡屋顶、灰墙青瓦的城市色彩,合院胡同的城市肌理;再比如纽约曼哈顿岛之所以激动人心,是因为有区划条例管控形成的高耸入云的天际线,有自1811年形成的长方形格网,也有公交和步行优先的街道设计。美好的城市空间背后,实在有太多和城市设计相关的要素,可以被习得。

那么,如果从城市设计的视角来看城市,能发现什么不一样的新鲜点呢?我的回答是,可以用三个和城市的「市」谐音的字,来解读城市。

第一个,是城「史」,历史的史。在城市设计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城市进化的历史。因为城市本就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高度集聚,并经由漫长的岁月,积淀至今。比如,北京老城中的胡同路网常呈现方格网状的棋盘式布局,可偏偏却有那么几条斜街,横亘整个街区,那是因为这条路曾经是流经了几百几千年的一条河道,慢慢地,才变成了路的肌理。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城市社会的演变更替、了解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了解使用行为如何经年累月下塑造了我们的空间。

第二个,是城「事」,事件的事。城市空间正是因为发生了人的事件活动才生动而真实。比如,街角的公园本是一块简单的绿地,但是如果设计了廊架、放置了健身设施、精心布置了灯光照明、植被,甚至跳蚤市场的小摊位架子,那里就有可能吸引更多人前往,从而成为热闹的生活角。每一次优秀的场所营造,都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对行为活动的权衡考量。

第三个,是城「诗」,诗歌的诗。如果说自然风光是画,城市空间则更像是一部生活的史诗,梵蒂冈广场彰显了中世纪时期宗教信仰的力量、纽约曼哈顿岛的方格网见证了资本帝国赤裸裸地将土地视为财产进行划分售卖的过往、首尔清溪川那条被填埋又被复原的河流边,挤满了熙熙攘攘的年轻人,但如果不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大家可能认为仅仅以为是一个简单的河边步道,难道不是极大的一种遗憾吗?

囿于篇幅所限,在接下来的十期中,我将撷取城市空间中的十个片段,展开探讨。比如我会带大家走入城市的街道生活。从三个方面的故事和脉络展开梳理,分别是:汽车时代街道的改变;街道的社会性和艺术性的回归;以及街道眼与完整街道理念。又比如你会听到「城市中心区的衰老与复兴」,我将从罗伯特·摩西与简·雅各布斯两个人讲开去回顾美国城市中心区城市更新运动的历程,他们的故事无比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城市中心区的衰老与复兴远不只是建筑的破败或重建,而是更多关乎于社区、经济、空间的振兴与新生。再如,我们会讲到水之于城,在航运、在生活、在美景、在复兴;我还将带领你落脚曼哈顿,造访四个公园和城区:中央公园、高线公园、佩雷公园、以及巴特利公园城。等等。

简而言之,我尝试通过一个管中窥豹的方式,用这十讲,带你发现城市中的美,以及为了城市的美,所付出的设计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美好空间,都不仅仅是外在的形象,而是和人,和社会、经济、环境,切实关联作用的结果。

当然,囿于音频,城市空间无数丰富翔实的图片需要各位按「音」索骥,这是一个小小的考验,却也是一个小小的自主性的尝试。我会尽可能让语言文字浅显易懂,形象生动;并且我将提供涉及到的重要参考案例名称和文献读物,以供感兴趣的听众深入阅读。最后,欢迎你打开这本追踪城市空间进化的漫步笔记,一起阅读城市吧!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译.城市意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2].(美)培根,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3].(澳)乔恩?兰著,黄阿宁译.城市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4].(加)简?雅各布斯,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2010年

[5].王建国.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6].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7].EditedbyRichardT.LeGatesandFredericStout,TheCityReader(SecondEdition),Routledge,2000

[8].JonathanBarnett.RedesigningCities.Washington,D.C.APAPress.2003

[9].Carmona,Matthew.andSteveTiesdelled.UrbanDesignReader.MA:ArchitecturalPres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