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伍迪·艾伦导演的《午夜巴黎》时,我对影片中阐述的那些知名的画家文人跨越了时空的精神相会十分向往:塞纳河畔的灯影摇曳映出巴黎左岸的浓厚艺术气息。如果你漫步纽约街头,那么艺术画廊和博物馆云集的苏荷区一定是不可错过的艺术标志区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城市中的文化和艺术创作空间。

为了避免泛泛而谈,我们重点围绕三个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展开解读。第一,当某些特定区位成为艺术圣地,比如前面提到的巴黎左岸,曼哈顿SOHO等,是必然,还是偶然?第二,为什么废弃的工厂厂房总是受到艺术家的偏爱?第三,不同的城市如何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气质?

我们首先来看巴黎左岸。左岸,通常指法国巴黎在塞纳河南边的部分,中世纪以来,巴黎城市发展就一直在左右两岸之间摇摆,罗曼人最初将城市建在左岸,可后来又紧靠右岸的港口发展。到了十三世纪,巴黎大学的创立带来左岸的复兴。然而随着时间推演,第一帝国和专制时代的建设,都在强化右岸的发展而忽视了左岸,左岸又逐渐衰落。一直到拿破仑三世任命豪斯曼为巴黎行政长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巴黎改造运动,大刀阔斧地对巴黎城市进行拆改重建。其重要举措之一,就是东西走向的圣日耳曼林荫大道。借助重新调整的城市结构,左岸进行了组团式的发展。位于这条大道的圣日耳曼德佩教堂和周边街区,成为了上个世纪以来巴黎最为繁华的街区,也是左岸的中心,那里聚集了几乎巴黎所有最有名的咖啡店。而咖啡店里,诞生了无数艺术界、文学界、时尚界的前卫任务。反过来,随着文化知识界聚集,各种书店、出版社、小剧场、美术馆、博物馆等相继建立,巴黎左岸从此成为知识和活力的代名词。

让我们再来看看纽约苏荷区。

苏荷区,其实就是SOHO这个词的音译。我们日常熟悉的北京望京SOHO等等就是借用了纽约SOHO这个名号,高层高的loft,非常便于艺术家开展创作,既是居住空间又是工作室,后来又衍生出social、house等意义,当然在这个专栏中,我们还是回归SOHO本来的意义。

苏荷区位于曼哈顿下城西南角,占地不足40公顷,南边就是唐人街。早在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以前,苏荷区属于Barard家族农场,后来成为百老汇精英的居住区。随着19世纪中下旬铁、混凝土在建造工程中的广泛使用,催使铸铁工艺高速发展。而机缘巧合下,铸铁工艺集中在苏荷区成片投资建厂,在工业噪音、污染的驱使下,精英搬离苏荷区居住,由此苏荷区在19世纪末,一度成为纽约典型的铸铁工业区。但好景不长,20世纪上半叶电车停运使得苏荷区的交通优势减弱,加上铸铁工业规模扩张、成本上升与世界竞争加剧,苏荷区逐渐失去工业的有利地位,因此二战后的苏荷区已然颓废不堪。这时候,遗留下来的大量举架高、面积开放、空间开阔的厂房空间以其低廉的租金、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