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持续?可持续思想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自制和可控的发展理念。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很早就有关于生态伦理的发展观念。比如孔子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只钓鱼,而不用大网捕鱼;抓鸟,却不射栖息在巢中的鸟。类似的还有孟子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说的是砍柴不能将林中的树木一网打尽。这些古语都是说,要用持续的眼光使用我们的资源。而到了近代,虽然「可持续发展」这个词到了近三十年才成为热门词语,可是关于「自然环境」、「城市建设」之间的「不可持续」的冲突与反思却早就产生了。

第一次冲突萌生在19世纪,在工业化影响下,城市人口急速暴增。比如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短短十年间,伦敦建成区足足扩大了4倍。急速的爆炸式增长,使得城市建设与生活环境出现第一次失衡。快速增长的人口、拥挤的城市环境与落后的基础设施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带来一系列城市公共健康、卫生、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我们上一讲新城发展中提到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很多新城建设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与自然和解,追求有限度的集约发展的光芒。

然而田园城市终究是纯理想的范式,事实上,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经济效率、环境保护、社会公平这三个可持续发展的三角支柱始终处于此消彼长的博弈之中,甚至经济和技术屡屡占据上风。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可持续城市发展逐渐成为了行业关注热点,也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指标去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比如生态城市体系、节能建筑评价、温室气体排放指标控制论等等。但是正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世界各国中,既拥有高人类发展指数,同时人均生态足迹又低于全球平均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国家寥寥无几。」可以说,如何在「社会—经济—环境」三者中寻找平衡和共鸣,一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

所以,面对人人都在呼吁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又能够做些什么呢?我将用六个小案例,和大家分享绿色生态方面的六个城市设计策略,分别是低碳节能、废弃地再利用、自然地形营造、绿色生态修复、可持续政策推广、以及绿色公众参与。

首先,我要说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零能耗生态村,英国的贝丁顿社区。它坐落于伦敦南郊沃灵顿区,占地不足2公顷,由82套公寓和2500平方米办公面积组成。社区采取了环保健康的社区生活方式,鼓励居住—办公的联动开发,减少通勤距离。在建筑布局中,住宅区向南,以便于白天采光和采暖;工作间靠北,以减少白天办公过多热气,减少冷气需求。这正好符合了居住和办公各自的行为习惯和产生的能耗需求。同时,社区采用了一系列技术策略手段,如太阳能和风能装置提供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当地获取」的材料利用实现低碳居住模式等。

再比如瑞典斯德哥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