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生变故,秦国势力败退出赵地也并非不可能。

但这张耳却听从了单乌之言,如此轻易的就归顺了自己,这倒让韩信有些始料未及,同时也对墨家在士人心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暗暗捏了把汗,幸好墨家是选择支持了自己,而不是项羽或者刘邦,要不然倒是个令人头疼的事情。

收到张耳愿意归降的消息后,韩信担心时间久了会生变故,便立即点起了一千亲兵,快马奔向城门接受张耳的投降。

城门之外,张耳面如平静的挺身而立,身边则是单乌以及一众燕赵将领。

千余秦骑席卷奔来,带起一片扬天雪花,虽只有千余人,却气势如虹,声势骇人。

张耳忍不住眯起了眼睛,心中暗暗称赞。这队秦军仍然是在高奔驰中,却井然有序,彼此之间的间隔丝毫不1uan。再加上鞍上甲士兵器一应俱全,胯下坐骑高大昂扬,一看就是百战精锐之师。自己虽然好谋,带兵却并不是强项,所帅之兵大多是仓促成军的乌合之众,如此看来败于韩信之手,到也是情理之中。

一马当先者正是红氅披身的一员秦将,张耳眯着眼,看着那骑士纵马奔到自己身前仅一丈处险险拉马,身后的千余骑士瞬间拉马停下,行动齐整一致,可见训练有素。

那名秦将面带微笑,并未说话,只是在马上挺直身子居高临下的看着张耳。张耳观此人少年英姿,面带微笑却不怒自威,身后千余骑竟无一人敢于他并驾齐驱。虽未见过韩信,可张耳凭着直觉感觉出这名秦将就是韩信,于是张口问道;“你就是韩信?”

韩信身边一名秦兵厉声喝道;“大胆,竟然直呼上将军名讳。”

话声刚落,身后千名骑兵齐拉马缰,齐声呼喝。战马高高举起马蹄,重重落下溅起了一片雪花。行令如一,肃杀之气瞬间崩,一众降将不由齐齐变色,不少人甚至害怕的退后数步。

韩信抬手,示意左右噤声,微微俯下身子微笑的看着张耳,道;“正是我,不知常山王有何指教。”

韩信和张耳目光jiao接,一上一下对视许久,最终张耳移开了目光,低下头单膝跪下,“罪臣张耳,见过上将军。耳今日已经归降大秦,请上将军勿再提往日常山王之号。”

韩信点了点头,显然很满意张耳的姿态,上下打量了番张耳,见他年近中年,双鬓隐隐有些白生出,虽只是一袭洗得白的长袍在身,但却面色平静,丝毫不见慌1uan之色。便笑道:“常山王能弃暗投明,归顺我大秦,实属明智之举,也是赵燕两国子民之福。我奉秦王之命,特拜你为少师,领渔阳郡守,节制右北平、辽东、辽西三郡之事。”

张耳心中好笑,秦王远在数千里外的咸阳,绝不会未卜先知早半个月就知道他张耳要归顺秦国的。所以韩信口中冠冕堂皇的什么“奉秦王之命”纯属扯淡,根本就是他矫秦王的旨意自己随口封赏的。其实少师之职虽有殊荣,却是虚职,唯有渔阳郡手节制燕地四郡之职才是实权,也代表了韩信默认了他对燕地的管辖权。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