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伏案办公。

李治自己到待客区坐下。

这正是房俊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明知东征之后,几乎所有的功勋都将被关陇贵族所攫取,太子一党将会在争储之中落在下风,可他却依旧不折不扣的将一个兵部尚书应当完成的职责尽量完成,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作祟,更不曾借故对关陇贵族们打压。

正如房俊自己所言那般,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

当得起“公忠体国” 这四个字。

李治心生感触,忽然笑了笑,说道:“假若他日本王大业可成,无论今时今日越国公如何与我作对,也必定重用越国公,若违此誓,人神共弃之!”

正伏案疾书的房俊微微一愣,诧异的抬起头,看了看李治一本正经的脸色,也笑了起来,摇头道:“怎么,殿下也想学那苏秦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便将微臣鼓动得朝秦暮楚、三心两意?那殿下当真小觑了微臣,微臣之所以坚定的支持太子殿下,是因为纲常所在、人伦至理,绝非是贪图个人之权柄前途,殿下想多了。”

李治蹙眉,心底多半是不信的,问道:“大权在握、尽展胸中抱负,难道不是越国公之目的?”

房俊摇头笑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说罢,将手中毛笔搁置在笔架上,又将面前的文牍合起,放在一旁堆积如山一般的文牍之上,将书案清理一番,干干净净,工工整整,这才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说道:“时候不早了,就不留殿下享用宵夜了。”

将门外的书吏叫进来,吩咐道:“将近戌时了,大家忙了一天,去通知一下都下值吧,明日早起今早过来衙门再继续公务不迟。”、

“喏。”

书吏得了吩咐,赶紧退出去,挨个值房通知。

旋即,外头便传来脚步和说话声,官员们放下手中公务,三三两两的走出衙门,下值回家。

房俊与李治又等了一会儿,等到官员们都走得差不多,两人才从值房内出来。

临走时,房俊叮嘱衙门的守夜的官吏:“天干物燥,定要严防火烛,衙门里到处都是文牍档案,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若有任何意外,必定唯尔等是问,绝不轻饶!”

因为东征在即,全**队几乎轮着番的调动了一遍,有的奔赴辽东准备参战,有的离开驻地开始换防,百万大军的调动规模,数十支各不统属的敌方军队,再加上十六卫大军,所牵扯的文牍档案得有多少?

许多堆放在库房之中的档案都给翻了出来,这若是一把火给烧光了,全国一大半的兵卒将领将成为没有档案的“黑户”,那是何等严重之后果?

再想将档案建立起来,怕是得要三五年之功。

更别说由此引发的种种后果,谁能担负得起那个责任?

守夜的官吏自然知道轻重,颔首道:“房尚书尽管放心,吾等一整夜都睁着眼睛,绝对不会打一个瞌睡,确保衙门内外绝无状况,否则以身谢罪!”

房俊这才放心,颔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