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确实惦记着上个大学,那样的话她的各种知识就都有了光明正大的来历。

但是时间紧迫,她根本不可能丢下家乡父老去按部就班地读书去。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么长的时间,她能做很多事情。

在姚软枝的计划中,她的首要任务是建好农场,带好一支高效队伍,育出良种,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为即将到来的三年困难时期储备尽量多的粮食,把那个庞大的死亡数字尽量减小。

和千万人的生命相比,大学学历就不值一提了。

“这个不是问题。” 谭教授也是看到了姚软枝的科研水平,确定她的实力足够,才有了这个想法,“前两年中央不是下达文件,说各级教育要向工农劳动人民开门吗?”

姚软枝有点茫然,她上辈子好像知道这个说法,但那也是在她进了农业部之后,翻看一些文件才知道的。

上辈子她的成分太高,不在“工农劳动人民”之列,也就没有享受过这个政策带来的福利,所以印象不深。

谭教授就仔细跟她讲解了一番:“今年教育部出台的文件规定,各地政府都要增办学校,中等以上学校都要设置人民助学金,解决工农子弟入学困难。而且各级学校招收工农子弟必须达到一定比例,否则就会对学校进行批评和处罚。”

“你可以去读工农速成中学或者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谭教授给姚软枝出主意,这么好的天赋,一定不能浪费。

京城最早办起工农速成中学,并向全国推广。这些速成中学大多附设于各省高等院校,在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的学生,一般都可以直接升入本高等院校深造。

姚软枝如果想要进农专的工农速成中学读书,谭教授基本上就能帮她搞定,毕竟姚软枝本身的成绩和实力在这里放着,而政府建立这些速成中学,就是为了给姚软枝这样的有实际能力缺少系统教育的工农子弟深造和提高的机会。

在工农速成中学读一两年,只要不出意外,毕业就能进农专,然后拿一个专科毕业证书。

在这个年代,专科生已经是很高的学历了。

沉默了半天的吴教授突然说:“政府的态度原来早就摆明了,我们却一直像个盲人一样没有看清楚。”

“向工农开门”,1950年教育部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教育政策,可见新政府需要的不仅仅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更重要的是工农阶层出身的大学生。

他们这些被传统文化和西方欧美文化影响太深的旧式知识分子,根本就不是新政府想要的人才,只是如今人才匮乏,不得不接受他们罢了。

而且从新党建立之日起的所做所为来看,新党是一个执着、酷烈、永远向前冲的政党,一号首长是一个眼里不揉沙子的性格,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第一次院系调整计划被那些著名人士联手破坏之后,恐怕他对这个带着太多旧社会痕迹的群体就没有太多好感了吧?

谭教授也愣了,是啊,他们之前为什么就没有仔细去想“向工农开门”这个教育政策背后的含义呢?

“唉,不管如何,我们尽心尽力,做到问心无愧就好。”吴教授很快就想通了,安慰妻子。

“对。”谭教授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久,“今年的一号首长文集第三卷出来了吧?我们继续去买两套,回来好好学习学习,不能跟不上时代。”

谭教授笑得非常温柔:“小姚,你这篇论文我帮你拿给《H省农业科学》的主编,你放心,很快就会有消息的。”

《H省农业科学》的主编欧阳秋是谭教授的师兄,也是个爱才的人,只要给他看了论文,谭教授有把握他一定会同意发表的。

“谢谢谭老师。那我不打扰你们了,我回去好好想想,看看能不能抽出时间来读书。到时候再跟您联系。”姚软枝现在心里的头等大事是经营农场,一时还不能决定,准备回去打听一下再说。

走出谭教授家,姚软枝脸上的笑容就收了起来。

谭教授的女儿跟着丈夫去了呆弯,运动一起,他们肯定要受牵连。

不过上辈子谭教授似乎并没有遭到太多批判,希望这辈子他们也能安然无恙。

姚软枝回到招待所,刚走进一楼,就被人拦住了:“姚软枝同志,我是H省政府办公厅的,请你跟我们走一趟。”

拦住她的黑色中山装拿出证件给姚软枝看,他身后还有两个士兵,腰间鼓鼓囊囊的,应该是带着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