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名的大明‘战神’明英宗朱祁镇大家都已经了解过了,却不知道在此之前,大明还有一位‘战神’。”】

朱元璋:......

刘彻噗呲笑了出来,这和那朱祁镇齐名,能是什么正经战神啊,笑死,别羞辱战神两个字。

【“那就是大明的初代战神李景隆!

噔噔噔,没想到吧,朱棣能成功逆袭,以藩王之身对抗整个中央朝廷,并且最后成功夺得天下,成为华夏史上唯一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特例,这份奇迹里面,实在少不了李景隆的功劳。”

“就是这个人,靖难之役中明明手握几十万大军,十倍于燕王朱棣的兵力,最终却屡战屡败。

甚至当朱棣率军兵临南京城下时,李景隆更是直接不战而降,抵抗都没有抵抗一下,就主动打开了城门放燕王大军入城。

说他是朱棣派去的奸细我也是相信的哈哈哈。”】

朱元璋:李景隆,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啊艹李文忠他儿子!

朱元璋顿时骂骂咧咧,真是见识什么叫做英雄老爹狗熊儿子了。

【“当时建文帝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

又令辽东江阴侯吴高等领兵围攻永平。朱棣留下少量兵将坚守北平,自己亲统大军救援永平。

李景隆这个人是谁?是名将之子,所以天然让人有信任感,但是除了青出于蓝胜于蓝,还有一个成语叫做纸上谈兵。

明史记载李景隆其人“寡谋而骄,色厉而馁”,而且素不知兵。

让他领兵打仗,啧啧,谁的主意,怕不是朱允炆的仇人提的吧?”李一狠狠吐槽。

“建文元年九月,李景隆至山东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50万,进抵河间驻扎。

当朱棣侦知李景隆军中的部署后,笑着说,兵法有五败,李景隆全犯了,其兵必败无疑。

但双方毕竟兵力悬殊,朝廷的军队几个人围殴一个人也能干掉朱棣这点人手了,于是为了最终破敌,朱棣带领麾下精锐奔袭宁王朱权的封地大宁,试图劝说宁王加入自己的造反大业中,并让大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

走之前朱棣还撤去了卢沟桥的守兵。

朱棣这一招果然灵验,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直趋北平城下。

当时经过卢沟桥时见无守兵,他立刻欢喜道:“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

其实按常理来说李景隆此时有五十万大军,还有后方源源不断的粮草供给,而此时北平城几乎是个空城了,加一起都没多少人。

别说此时朱棣已经带领精锐去了大宁,就算是朱棣和手下都在北平,五十万大军也怎么看都不可能输。

可李景隆不是一般人,在后世有“大明第一代战神”之称的大宝贝。

所以最后毫无悬念地,李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