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讲开始,我们将围绕保障思维和与此相关的金融工具进行两次课程的学习和讨论。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第三讲中,我们的朋友小美的账本。小美在储蓄思维和定投思维的指导下,每个月对自己的收入做了科学、高效的分配,大家一定还记得,小美当时每个月规划出了1000-1500元的资金,用于「对冲风险」这一目标。

什么是「对冲风险」呢?

对冲是一个金融学的专业用语,我们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解释一下:

比如我花1万块钱买了一只股票叫做中国石油,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股票价格持续下跌,我的1万块钱亏成了3000块钱。那么这种情况下,是否存在一种金融手段,帮助我少亏点钱或者完全不亏钱,补足我在股票上面的7000块钱亏损呢?这种针对特定事件,降低或者消除损失的手段和方法,就叫做对冲。

投资亏损的风险,需要通过对冲的投资来降低;那么诸如疾病、负伤等人生风险呢?此类事情一旦发生,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更多更大的影响,所以更加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全盘研究并通过金融工具来对冲,保障人生的整体安全。指导我们保障人生整体安全的思维,我将它称之为保障思维,和前几讲提到的储蓄思维和定投思维一起,共同组成我们这门课程体系中的「财富规划三大基础思维」。

有保障,就意味着「安全」和「平安」,我们的汉字很奇妙,「安」这个字,从字形上看,就是「家中有女性坐镇」。一位靠谱的女性,会尽一切努力,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平安」,有了保障思维加持,各位女性朋友必定会感觉如虎添翼。

保障思维的重要内涵,主要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保障思维的终极目标。

我们一直在强调,女性理财的核心,要关注财富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为了实现财富的终极形态——人本身的幸福。

任何金融工具,都只是实现终极目标的手段而已。如果看不到目标而只看到手段,往往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就是很多女性朋友常打趣说的「我理了这么多的财,怎么感觉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而保障思维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投资保险工具,为自己的人生设置安全垫,保障基础人生目标和生活品质的达成。

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或者我们成长的文化环境是否有避谈人生风险的忌讳,人生中始终都存在一些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比如疾病,比如意外事故。

这些风险一旦发生,成为人生中的既成事实,会对我们的人生和家庭的整体安全带来程度不一的负面影响,而有些影响远高于其他所谓的投资亏损的行为,甚至可能彻底改变家庭的结构和规划。

网络上曾经有一篇阅读量很高的文章,标题是「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作者在考虑岳父治病的费用的时候,写了一段话「如果钱花光,女儿、夫人、岳母和我自己以后就扛不住任何的冲击,再有人生病,ICU的门都进不去」。

可是要花么?依然要花,以后怎么办,谁也不知道。现实生活中,因为一场病耗光家庭积蓄,因病致贫的案例比比皆是。

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通过保险这一手段,为自己的人生设置安全垫,即使跌倒,也会在「安全垫」的保护下,当然这里安全垫是个比喻,也就是降低损害程度,保障自己的人生道路仍在正轨上继续发展,保障自己的家庭生活状态不出现大的滑落。安全垫不需要实现「榴莲自由」(注:网络流行语,指一种更高级优雅的装X方式),也不需要实现财富自由,但是至少实现:每个人都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孩子有书读。

第二个层次是保障思维的金融本质,保障思维和工具,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冲行为。

这里,我们以小美的大师姐,我们叫她虹姐,举一个例子。虹姐是一家国内大型商业银行派驻大洋洲分行的行长,儿子也在澳大利亚上学。也许是因为一个人在外工作,同时照顾孩子,压力太大,某年冬天体检时候,被医院告知疑似乳腺癌。之后回国复查,在北京肿瘤医院确诊。所幸还算发现得早,医生的态度很乐观,认为只要用化疗结合手术的方式,就可以把肿瘤细胞去除,之后只要在7年内不复发就算彻底痊愈了。于是,虹姐辞去工作,把儿子转回国内上学,自己也开始了按部就班的治疗过程。由于发现得早,虹姐的整体治疗费用大约30万左右,对于她的家庭财产总量来说,影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