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言本以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实体书会很快就发,却没想到等了一个多月,出版社那边才弄好。X更新最快

之所以会这么久,主要是因为出版社那边是想等到英文版的译出来之后,中国和欧美同步发行。

这么做也是因为出版社那边非常看好《麦田》在欧美的市场,毕竟这本书的背景就是美国纽约。

而在文艺界网站上,不论是中文板块还是英文板块,关于《麦田》译文版的呼声都是最高的,远远超过了庄言其他的书。

之前,《活着》的英文版已经在欧美发售了,销量虽然不是特别高,倒也差强人意。其中,在北美的销量最高,首周的总销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

到了后面,销量逐渐下降,但是每个星期也能有个两三万本的样子。这个销量,就算是北美本土的书也很难做到,当然也打败了大部分中国翻译过去的侠义小说。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中国的侠义小说比庄言想象地要火一些,而且侠义小说的影响力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一地,武侠风早就蔓延到了全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刘鹗的《老残游记》虽然不算是侠义小说,却是中国小说翻译过去比较火的一本,很多外国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四大名著,却知道有一本《老残游记》。

不过,《活着》的销量能够这么好,其实跟辜鸿铭脱不开关系。有很多外国人可能不知道《活着》这本书,也不知道庄言是谁,但是他们却知道辜鸿铭这个人。

可以说,有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最初的印象都是来自辜鸿铭,甚至很多人以为中国也就这么一个文学家而已。

当然了,现在欧美那些国家在中国面前也没什么好骄傲的了,早些年他们还能吹比说自己国家有多少多少文学大师,但是这些年这些大师们一个接一个地过世,却没有新的文学泰斗冒出来。

所以现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大家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关于同步发行的事情,于海之前还打了个电话跟庄言聊了好长时间,他的意思是希望庄言能够配合出版社那边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媒体宣告一下实体书发售的事情。

这个新闻发布会,除了会通知媒体到场访问之外,在结束之后,还会组织一场新书签售会,算是一举两得。

按理说,于海说的这事很靠谱,对新书的销售肯定是有好处的,不过庄言实在是懒得露面,所以就直接拒绝了。

他还笑着对于海说,只要是不要露面,叫他怎么配合宣传都可以。

而于海则是没好气地反问,如果不露面,那也叫配合宣传?

不过虽然没有庄言配合他们搞什么新闻发布会,出版社那边倒也是把宣传工作做得风风火火。

估计也是出版相信庄言的这个金字招牌,对销量很有底气,所以在宣传上花了不少心血,而且他们还把手伸到了国外。

现在在美国,特别是纽约,人们经常能够在路上看到写着《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