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波兰国王”一事已经传遍了巴黎贵妇们的沙龙,原因是一位大臣无意间向他的情妇提起,而后该情妇就将此在聚会上说了出来。

这种情况早就在路易的意料之中,巴黎原本就不是一座能够藏住秘密的城市,他也就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也可以借此机会一探贵族们的立场。

贵族们一开始仅止于猜测,而后便干脆发展为了公开支持。

社交圈首先表示出的是支持奥地利推选的泰斯辰大公,这多少与舒瓦瑟尔公爵有关系。这些人大部分是一些落魄的知识分子和中小阶层贵族,他们未必是与舒瓦瑟尔公爵一样的亲奥地利派,但他们却绝对是支持舒瓦瑟尔公爵之人。他们也许是为了在台下声援舒瓦瑟尔公爵,但也可能是听了舒瓦瑟尔公爵的指使。舒瓦瑟尔公爵以前就经常用这样的招数,故意造成一种“众口一词”的气氛,然后逼迫国王就范,现在故技重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在支持泰斯辰大公的风潮刮起的第二天,社交圈中居然又刮起了一阵支持奥尔良公爵的风潮。根据密探的调查,主谋者是沙特尔公爵,艾吉永公爵之子阿尔芒在此事上也有参与。然而,这一阵风却并没有刮得太大,原因之一是奥尔良公爵本人就公开表示“对此无兴趣”,原因之二是缺少支持者,因为奥尔良派的势力主要是些激进反王权分子,他们又怎么可能对此表示支持呢?

奥尔良党人的这一动作虽然没有造成什么轰动性效应,却也给路易提了一个醒。自斯特拉斯堡事件之后,奥尔良公爵便低调了起来,原本就苦于没有什么证据的路易,久而久之便暂时将他放在了脑后,如今这一事件发生,令路易再度将奥尔良公爵一家提上了心头,决定在“波兰国王”一事完成后,就对奥尔良党人动手。

巴黎社交圈中原本就是三足鼎立之势,奥尔良党人的激进派、普罗旺斯伯爵的立宪派、阿图瓦伯爵的尊王派,激进派既然先开腔了,那么立宪派和尊王派便自然不甘落后。

接下来,社交圈中立即是爆发出了由普罗旺斯伯爵去当波兰国王的声浪,而与之齐头并进的则是支持阿图瓦伯爵的声音。虽然这两个弟弟没有一个人公开出来有所表示,但最终这两股声音还是占据了主流,就连最先出声的舒瓦瑟尔公爵一派都不得不息声了。

巴黎社交圈的声音其实也预示着法兰西外交的动向。

普鲁士的亨利亲王在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再留在巴黎的必要时,便不告而别,匆匆离开了巴黎,离开了法兰西。不过,根据监视他的密探回报,他没有回普鲁士,而是渡海去了伦敦。

奥地利的梅尔西伯爵是现在拜访巴黎权贵拜访得最勤快的外国人,舒瓦瑟尔公爵自是不用说,就连艾吉永公爵的家都没有少走,但是最后,自然是没有得到什么好的结果。

4月25日,吵吵闹闹几十天后,路易也觉得是时候应该结束这件事了,于是便以“迁入爱丽舍宫”的名义,邀请了两个弟弟前来参加晚宴。

晚宴的客人是三个,普罗旺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