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世事无常

巴伐利亚事件在1月中旬开始发酵,巴黎、维也纳、柏林以及慕尼黑、德累斯顿等城市,成为了各个利益国家的外交官来回走动的地方。

作为西欧大国,法兰西的态度在这件事中至关重要。路易在三天之内,先后接见了奥地利、普鲁士、萨克森三国的外交大使。对这三人,他分别应对。对奥地利使者,他并未保证一定出兵帮助,而是反问对方佛兰德斯一事。对普鲁士使者,他则以强硬的态度警告对方不得插手,造成战争。对萨克森使者,他则是和善以待,暗示对方认清形势,不要卷入大国的争斗。

由于奥地利、普鲁士、萨克森等国都未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因此,包括法兰西在内的诸多国家都保持着观望状态。故而,近一个月内,事件仅止于谈判桌上的周旋,诸方并未有直接出兵。但是,这不过是表面现象。路易在1月末,一日之内收到迪昂的三封来信。

第一封写的是关于奥地利的动向,奥地利已经集结了一万余人于巴伐利亚边境,似乎有越过边境的意思;第二封写的是普鲁士国内开始动员,腓特烈二世已经集结起位于西里西亚的边防军;第三封写的是萨克森与普鲁士接触密切,双方的外交官时常往返于普鲁士和德累斯顿间。

面对紧张气氛升温,路易也开始警觉起来。他在巴黎增加了曝光度,时常出席舞会,并增加了去歌剧院观看歌剧的次数。同时,他也违心地出入于贵妇小姐们之间,与她们虚以委蛇,虽每次都点到即止,却完全地表现出了一副风流浪子的表现。

这一切都是掩饰。

在路易穿梭于花丛之际,国王的风流趣事传遍巴黎乃至欧洲各国之时,莱茵军团六万人,阿尔卑斯军团四万人和卢瓦尔军团四万人,共十四万人的大军已经秘密集结在洛林和阿尔萨斯等地,只需一声令下,他们便能跃过边界,一举袭扫莱茵河西岸的莱茵兰。

巴黎现在的热点是国王身边几乎一日一换的女人,全无半点战前的紧张气氛,更是无人关注德意志的风暴,与之相反,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从皇帝至臣子,可说是全都在谋划着谋夺巴伐利亚。

2月1日夜,约瑟夫二世连夜自维也纳市中心的霍夫堡王宫赶到了母亲玛丽娅?特蕾莎所居住的美泉宫,同行的还有首相考尼茨。两人来到美泉宫时已经深夜,可玛丽娅?特蕾莎也没有入睡,她也正等着两人。

数十年前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导火索是《国事诏书》,当时与玛丽娅?特蕾莎争夺神圣罗马帝国的是巴伐利亚前前代统治者,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七世。查理七世除了是巴伐利亚选帝侯外,还有一个身份——玛丽娅?特蕾莎堂姐的丈夫,也就是哈布斯堡家族倒数第二位男性统治者——玛丽娅?特蕾莎的伯父约瑟夫一世的女婿。

早在玛丽娅?特蕾莎的父亲查理六世颁布《国事诏书》前,她的伯父约瑟夫一世就颁布了一道类似的诏书,诏书的内容为:“我死后,我的弟弟约瑟夫,我的女儿以及约瑟夫的女儿,都将具有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