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万嘛。我们首都要卖的地又不多, 她就算全买了, 还有得剩。你就是不想帮我!”赵红亮怒气冲冲回屋,狠狠摔了下门。

赵红梅见弟弟使性子有些头疼,冲丈夫道,“别理他!一天天只知道玩。要不是现在不好找工作,我真想把他撵出去。”

张安康没放在心上,“如果这次投资真能成,我安排他进厂,不能再这样胡混下去。”

赵红梅笑眯眯应了。

**

翌日一早,苏念星醒来,在酒店吃的早饭。

酒店的早饭准备得很丰盛,既有中式的小菜、粥、油条、包子等早餐,也有西式的面包、三明治等。甚至就连水果都有。

吃完早餐,张安康等人也过来了。

他罗列了十几家工厂给苏念星过目,“这儿都是本市著名大厂,可以与港商一起合资或者直接收购。”

苏念星看着上面的数据,还别说种类很多,比如北京日化四厂,燕牌自行车、北京保温瓶厂、北京手表一厂、燕牌缝纫机等等。

自行车的辉煌期是八十年代,现在市场已经饱和,现在是电瓶车、摩托车和汽车的天下,投资它等于把钱扔进水里。

缝纫机也是同等情况,没有投资的必要。

至于手表厂,国外手表大量涌入国内,国产手表没有一席之地。

她指着前面的北京日化四厂,“这个厂生产什么?”

张安康道,“紫罗兰雪花膏,卖得很火的。”

苏念星叹了口气,未来外国货涌入市场,大量的韩货化妆品便宜又舍得打广告,高端市场还有日货和欧美。这个品牌的销量只会越来越低。

看着这些厂,她突然没有投资的兴趣,如果她合资,她就拿不到工厂的大权。如果她全盘买下,但是她又必须解决国企工厂的冗员问题,买下他们的工龄,根本不划算。还不如买下地皮,自己盖厂,自己买设备。

可就像她之前担忧的那样,她找不到信赖的人才。

除非她留首都,把框架都搭建好了,然后找到可以信任的人才交给对方管理,她才能回香江,然后再派遣香江的管理人员过来当老大。

她看了一圈单子,唯有一家保温瓶厂可以投资。不过这个工厂全部拿下也不知多少钱。

她随意点了自行车厂和保温瓶厂,表示先去看看。

张安康示意他们上车,很快就到自行车厂。

厂长带着厂里的领导站在门口迎接,上方还拉着横幅“欢迎港商前来工厂指导”。

当苏念星等人下车时,这些人敲锣打鼓,热烈欢迎。苏念星只觉得尴尬。梁督察等人看着一头雾水。

张安康示意厂长给苏念星讲解。

这个工厂真的很大,除了有生产车间,还有各种部门,苏念星听都没听过,她爸的工厂算是很大的上市公司,都没有设立这么多福利部门。有企管办、质管办、房管科、行政科、膳食科、幼儿园、医院、技校、职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