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后对我们仁义社没做过什么有益的事,却要求我们仁义社做这做那,你觉得合适吗?”

夏平的话把廖克勤带来的任命贬得一钱不值。夏平的话很明确,要实质性的内容,不要虚的。

“那夏先生有什么要求呢?请提出来,看看大总统能否能做到。”赵逊帮腔道。

与这些谈判老手谈夏平还真磨不过他们,既然赵逊开口了,夏平总要给赵逊面子,以后有许多事,夏平还要利用赵逊呢!

这些俘虏的外国军人就是夏平最大的底牌,夏平不在乎这些人讲条件,因此底牌亮就亮吧:

“我们西川既然既然接受北洋政府领导,同样北洋政府也要承担起应有的义务。”

“大清给西川带来深重的灾难,大清亡后,各种势力崛起,都去争权夺利,不但沒有发展生产,反而给人民群众带来困苦,因此,如果条件许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心将转到经济上,以改善人民生活为中心。"

“作为西川的领导,北洋政府应该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西川人对北洋政府本就没什么概念。要想得到西川人民的认可,必须让西川人民看到洋方政府对西川人民的关爱,否则西川人民为什么会热爱北洋政府来。”

"当前我们西川政府正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经济。这也是北方政府收拢西川人心的最好时机。"

"在西川的发展中北洋政府应该参与进来发挥作用。"

"参与进来应该是多方面的,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交通,教育文化等等,应该是全方位的参与。只有全方位的参与才能得到西川人民的认可。你们可以想想怎么参与进来呢?"

夏平又把球抛回了廖克勤。作为全国性质的政府,要是不给点实际利益出来。怎么也却说不过去。

到重庆之前,这些问题廖克勤团队都商讨过,并有初步预案。

“先生说的有道理。总统心系全国的人民,是对西川的人民也非常关心。来时还要要我转达西川的同事们。既然现在国家也很困难,有许多小小在成绩捣乱。是大总统也愿意在能力范围之内。为西川人民做点实事。”

“看来我们是不是让负责各方面问题的兄弟进行接洽?看哪些能做得到,哪些人做不到。”赵逊趁热打铁,想把这炉火烧起来。

双方立即表示同意。并把那些事情安排了下去。

实际下面的人早就在酒席上开始互相在摸底了,这下正式对接,双方人员都知道时间紧急,开始在各个方面对接谈判。

气氛是好的,争吵是免不了的。那些诉求实在差距太大。无法谈拢的。交给双方领导人协调。

谈着谈着有些矛盾就升级了。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整个酒席吵吵嚷嚷。

此时萧红和赵珍珍的调和作用就显现出来。

这些吵架的人也不是真的要吵架,只是为了利益,能争一点好处算一点。高声争吵无非是表明一种态度,在气势上压倒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