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京郊许镇,青云客栈西跨院,上房。

房内的情形有些怪异。

上面坐着的,是一位十五六岁、布衣布裙的少女。

下面站着的,是一位四十多岁、锦衣缎裙的中年妇女。

论年龄,少女年纪小;论穿戴,少女简朴到近乎寒酸。

世人皆知,穿戴往往代表着身份。

可以说,不化年龄还是身份,都应该是中年妇女占着上风,但在下面侍立的,偏偏就是她。

“请姑娘挑一个合心意的。”中年妇女面带微笑,指向桌面上摆放的花笺。

少女眼睛大而灵动,扫了眼花笺上的“姝、婳、姗、媱”等字,推开花笺道:“‘世间尽多忙客,而我独闲’,我单名一个闲字便可以了。”

她正值碧玉之年,灿如春华,皎如秋月,声音又娇又软,让人不由的生出怜惜之意。

中年妇女神色间满是宽容,好言好语解释,“定襄侯府这一辈的姑娘,名字都要有女字旁的,姑娘自然也不例外。”

少女有些惊讶,“我父亲只是水侯爷的义子,又不是亲生的。我跟定襄侯府几位千金,也用不着跟亲姐妹一样,洪嬷嬷你说对不对?”

洪嬷嬷是定襄侯府有脸面的人,跟在侯夫人身边多年,算是经过风浪见过世面的,听了这话也不由的脸上一红,“这个……姑娘若真喜欢这个闲字,不如便加个女字旁,取娴雅、娴静之意,如何?”

虽然花笺上没有“娴”字,但“娴”怎么也比“闲”好。

“不好。”少女虽然表示反对,声音还是软糯动听,“我又不是你家侯爷侯夫人嫡亲孙女,用不着跟着府上几位正经千金排行。”

洪嬷嬷也不知少女是天真无邪还是有意奚落,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答复。

洪嬷嬷的女儿杏儿一直在外面侧耳偷听,这时进来陪笑央求道:“姑娘不为别人着想,也要为您的父亲着想啊,他才回定襄侯府……”

“我已经很为我父亲着想了。”少女颇觉委屈,“我本来姓江,多好听的姓呀,因为他认了个义父,我二话不说改姓水了,这样还不行?”

“等我见了父亲,倒要问问他:我俩的姓是他定的,名字还不由着我自己起呀?不是说好了么,家里大事归他管,小事由我定?”

洪嬷嬷、杏儿母女俩,不由的有些诧异。

这位生长在偏州小县的六姑娘,相貌娇柔,声音娇软,竟然这般的不好伺候,不好糊弄?竟然是个厉害的?

片刻后洪嬷嬷便想通了,六姑娘再厉害也不过是位十几岁的姑娘家,最关心的,必定是终身大事。从前的六姑娘说不到什么富贵人家,回了定襄侯府,大不相同。

“京城之中,王孙公子众多。”洪嬷嬷含笑说道:“众青年才俊中,最出色的便是信国公温澄江了。他贵为国公爷,年方二十岁,相貌英俊仪表堂堂,若嫁了他,进门便是国公夫人……”

洪嬷嬷不紧不慢的介绍着,见少女侧耳倾听,心中不无得意。

她就知道,不管什么身份什么性情的姑娘家,知道有机会做国公夫人,就没有不动心的。

“……信国公府和定襄侯府正商讨着一桩婚事。信国公府那边,肯定是国公爷本人;定襄侯府这边,到底是哪位姑娘,却还没有定下。”

洪嬷嬷意味深长的微笑着,不无鼓励之意。

那意思也是很明显了:六姑娘你可要好好表现啊,这个机会,说不定就落到你头上了。

从前的六姑娘出身平民,父亲也只是位县令,信国公温澄江这样的乘龙快婿,根本够不着。

进了定襄侯府,若乖巧听话,得了侯爷、夫人的青目,想要飞上枝头,一点也不难。

少女好似真的来了兴趣,“你说信国公姓温,叫温澄江?小谢曾有诗句‘澄江静如练’,信国公的名字,是不是诗中的这两个字?”

洪嬷嬷虽识得几个字,诗词却哪里读过?被问得愣了愣,含糊回道:“应该……应该是吧。”

少女一笑,“我记得洪嬷嬷方才送了我两个婢女,这两个婢女往后就归我管了,对吧?我想给她俩改个名字,可使得么?”

得到洪嬷嬷肯定的答复,少女扬声把守在外面的两个婢女叫进来,当场给她俩改名,一个叫余霞,一个叫成绮。

可怜洪嬷嬷并没有读过谢眺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竟不知少女这是什么意思,还夸奖了好几句,说六姑娘有学问,婢女名字都起得很是雅致。

不过,不管她如何恭维,少女也没有松口,不肯接受花笺上的任何一个字,也不接受娴雅的娴。

洪嬷嬷从房里退出来的时候,额头上竟然有了汗珠。

“夫人交待下来的事,我竟然办不成么?”她大为懊恼。

杏儿安慰,“这不才见面么?咱们慢慢的劝说,六姑娘未必不会回心转意。”

洪嬷嬷很有些烦燥,“这桩差事还是我自己讨来的。唉,早知如此,我又何必强出头?”没好气的往上房瞅了瞅,“神气什么?她爹就算回了定襄侯府,名义上也只是干儿子罢了,她便算不得名正言顺的侯府千金。世人提起来,只不过是县-令-之-女--”

重重说出县令之女四个字,颇觉解气。

“只不过是县令之女,嗤嗤。”杏儿会意的掩口笑。

县令,在普通老百姓看来是个官;在定襄侯府的人看来,不值一提。

若不是水县令身份特殊,他连定襄侯府的大门都进不去。

水县令甚至不是进士出身。他只考中了举人,之后连进京的盘缠也凑不齐,只好进县学当了教谕。后来才辗转升为怀县县令。

任怀县县令时捕贼有功,进京接受嘉奖之时偶遇定襄侯,很是投缘,拜为义父。

定襄侯膝下原有世子水益,次子水巽,至此又多了位三公子。

三公子原名江涚,拜定襄侯为义父之后,将原来的名字拆开,姓水名兑。

怀县县令,不过是个七品芝麻官。

三十多岁的县令,说来也算难得了,但水县令和定襄侯府的二公子水巽同年同月同日生,水巽已是金吾卫副指挥使,官至从三品,天子亲信,大权在握。

两相比较,水巽强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定襄侯府的三姑娘,水巽的长女水媖,那可是皇子妃人选,信国公这样的人物,水媖都看不上。

护卫梨五急忽忽进来,“大事不好,信国公带着许多人马,冲这里来了!”

杏儿呆了呆,“信国公怎会知道咱们住在这里?”

洪嬷嬷皱眉,“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定是……定是……”长叹一声,尽在不言中。

杏儿随后也明白了,“定是有人心中不服,故意为之。”

信国公温澄江,三姑娘水媖看不上,四姑娘水媗、五姑娘水娫,可是巴不得呢。

六姑娘人还没进定襄侯府,就想越过四姑娘五姑娘抢到乘龙快婿,四姑娘五姑娘岂能甘心?不知是谁透露了风声,信国公这不就找到青云客栈来了么。

不管两府的长辈如何想促成这桩婚事,信国公本人亲自拒绝了六姑娘,六姑娘但凡还要脸面,便不能继续纠缠。

洪嬷嬷惴惴不安。

凭她是阻拦不了信国公的,眼看着事情就要办砸,这可如何是好?

……

外面有人敲窗。

很有节奏,一重,一轻,再一重,共三下。

少女听到熟悉的声音,打开窗户,“师兄你来得正好,我烦得很,正想找个人发发牢骚。”

来人是位十七八岁的少年,眉清目秀,怀中抱刀,利落的翻窗进来,“我都听到了。小师妹,这定襄侯府的人不地道,明明你爹爹才是真正的侯府公子,他们也不公布真相,只让你爹爹做个义子。”

“就是嘛。”少女气咻咻的,“咱俩都看了多少话本了,这不就是被写烂了的真假千金、真假公子么?我爹爹就是那倒霉的真公子。”

真公子只是个小县令,假公子已经是天子近臣,这上哪说理去。

师兄妹二人正说着话,外面传来婢女惊慌失措的声音,“国公爷您不能进去,国公爷请留步……”

“谁敢拦我?让水小六出来!”青年男子的声音当中,透着放肆无礼。

少女本就替父亲不值,又听到外面有人嚣张挑衅,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推门出来,双手抱臂,斜眼看向来人。

信国公温澄江,年轻气盛,带着二十多名伴当,气势汹汹到了近前。

看到少女美貌过人,温澄江眸中闪过丝惊艳,但很快他的目光就落到少女近乎寒酸的衣着上,气不打一处来,“就凭你也想当信国公夫人?你也配?”

话说出口,温澄江心中隐隐有些后悔。

水家这位六姑娘娇滴滴的,这些话是不是太伤人了?

少女冷笑一声,“我有两个婢女,一个叫余霞,一个叫成绮。”

“那又如何?”温澄江目光被少女粉润双唇吸引,竟没反应过来。

少女扁扁小嘴,不无轻蔑,“你这个不读书的纨绔,小谢的诗都不知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余霞、成绮、澄江,意思便是……”

“便是什么?”温澄江平时也是个聪明人,这会不知怎地,异常迟钝。

少女一字一字,有意拖长了声音,“意思便是,你,温澄江,只-配-和-我-的-婢-女-同-列--”

温澄江过了许久,才回过味儿,“你,你嫌弃我?”

少女一乐,“然也。”

“你竟然嫌弃我?”温澄江不敢相信。

少女出了口恶气,心情愉快,一笑嫣然,“我和你无冤无仇,你如果不登门挑衅,我也犯不着嫌弃你。咱们两个往后井水不犯河水,好不好?”

少女胜利的眼神逐一打量着温澄江和他的随从们。

蓦然和两道阴鸷的眼神相遇,少女心里咯噔一下。

此人面相不善……很确定不认识,但莫名有些眼熟……

“给四姑娘请安,给五姑娘请安,两位姑娘慢着些。”梨五高声通报。

温澄江不悦,“她们来做什么?”

见少女凝神思索着什么,注意力根本不在他身上,温澄江很不舒服,“什么叫井水不犯河水,你解释清楚。”

信国公府和定襄侯府可是世交,怎么可能做到井水不犯河水。

少女眼睛一亮,想起来了。

这不是入住客栈之前,在街市上看到的通缉画像上的人么?

洪嬷嬷陪着笑脸,“四姑娘五姑娘来了,两位姑娘是姐姐,请六姑娘迎一迎。”

少女皱眉,“她俩凑什么热闹?”

温澄江的随从当中,不知为什么混入了江洋大盗。

虽然不了解定襄侯府的千金都有什么本事,但对付江洋大盗,她们能有什么经验。

偏偏这时候来,这不是添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