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转进攻为防御五千多步兵建立起了散兵线随后更多的步兵转为阵地防御工作开始在占领的这片城区边缘修建简易防线。同时后面的炮兵也迅的压了上来。这次卫平了狠心就算是用炮弹当锄头也要把神户城一寸一寸地犁一遍看看日寇到底有多少的陷阱!

炮击再次开始这次明军炮兵是统一指挥的常规炮兵从远到近以两丈为间隔每两丈范围之内进行三轮炮击。相反囟炮从近及远以一丈为间隔每一丈范围之内进行一轮炮击。

整个炮击过程足足持续了两日卫平也耐着性子在打。反正后方的弹药正源源不断的送来。而且这次陈懋也准备了非常充足的弹药只要能降低伤亡那多用点炮弹根本就算不了什么。用陈懋的话来说现在在战场上用点的战争经费今后一定能从日寇那拿回十倍的赔偿回来(陈懋严重低估了这一点)。卫平在乎的只是他手下的官兵能保住手下的官兵那第三军就能够继续作战能够继续消灭更多的日寇也就能够立下更多的战功能够从日寇那得到更多的好处了!

两日的炮击结束之后明军再次展开进攻可让他们惊讶不已的是这些日寇仿佛就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一样当明军推进的时候他们如同耗子一般的再次出现在了战场上阻挡着明军的进攻并且给明军制造着巨大的伤亡!

确实日寇这次几乎是变成“耗子”了。这佐久间信盛确实是个“人才”。在他组织防御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了明军会以炮火轰城如果他的兵力全都留在地面上的话那伤亡将会非常巨大。当初毛利辉元在马关城就是因为遭到明军的猛烈炮击结果留在城内的预备队反而要比城墙上正面作战的部队伤亡大!因此佐久间信盛除了在城内挖掘大量的陷阱之外还建造了大量的地下防御工事!

地道地下坑道系统这些在未来的战争中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在装甲部队出现之前阵地战的最好防御体系。不过在当时将防御系统建造到地表之下这确实是个创举可以说佐久间信盛的这个明对战争的影响极大也极为深远。

当火器在战争中大规模的使用。特别是随着火炮技术的提高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火炮出现在战场上之后。战争的面貌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这是个战术大变革的时代冷兵器时代的老旧战术必然遭到淘汰而适应火器的战术必然得到展。可是就在这个战术大变革的时代却并没有多少人能够找出更有效的战术来。这一方面且当时的主要将军都是冷兵器时代的将军其战术思想基本上已经固定了(朱祁钰大量培养年轻将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另外就是新战术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才能够总结出来。

显然佐久间信盛就是一个总结出了新战术的将领。在面对明军强大的炮火压力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部队躲在地下。躲避对方的炮火打击等到明军的步兵进入了预设阵地之后再让步兵投入战斗以此抵消明军强大的火力优势。显然这一招确实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而且成了明军难以攻克神户的主要原因!

两日之内明军的炮击除了将城内剩下的建筑物全部摧毁之外其实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相反那些躲在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