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的讲熊廷弼是楚党的成员。

不过这位仁兄脾气不好,谁都敢得罪,谁都敢顶,连自己人都得罪光了。所以才会在一片骂声中下课,被丢到南京兵部养老。

现在客氏要启用他。

魏忠贤担心的说:“熊廷弼行是行,却远在南京,辽东战事不等人啊。”这话说的还算为国为民,没有白拿大明朝的工资。

客氏冷冷的说:“你倒是好心,远就远点吧。辽东的胜负,对我来说不重要。还是先想好怎么对付东林党。有东林党在一天,我们就一天不得安宁。”

“是。”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宦官中不是没有好人。前朝的大宦官王安、正德朝的张永、永乐朝的政和等等人都不错,都知道为国为民的大义。

可魏忠贤不是这样的人,他所想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辽东数百万百姓的命运,就在这个花房里被决定了。哈大全能不能堵住努尔哈赤,现在只能看天命。

魏忠贤恭恭敬敬的转身准备离开,客氏突然问了一个问题。“魏公公,当年你把我娘卖掉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魏忠贤身躯一震,步履艰难的走了。

在外人看来,客氏是皇帝的奶娘,魏忠贤不过是宫中的一个老太监。两个人本来没有什么交结,后来机缘巧合成了对食(皇宫里精神恋爱的产物)。

世人却很少清楚,魏忠贤当太监之前结过婚,有过一个女儿。当时魏忠贤是一个混迹街头,无所事事的混混。因为混的不好,欠了一屁股债,魏忠贤只好把女儿卖了还债。为此老婆也跑了,不跑下一个被卖的就可能是她。

而这个被卖掉的女儿,又生了一个女孩子正是客氏。

魏忠贤实际上是客氏的外祖父。

因为心中无限的愧疚,魏忠贤在客氏面前,总是低声下气。客氏说什么是什么,要天上的星星,他不敢给月亮。

客氏把折磨魏忠贤看做是为母亲复仇。

魏忠贤把受折磨看做是赎罪。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就算是坏的掉渣,坏的无可救药,坏的前无古人,坏的后无来者的魏公公,在心中也有着无比纠结的往事。他活的不容易。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坏事做尽,把自身的痛苦泄到别人的身上。

离开客府,魏忠贤又恢复了他和蔼的老头子摸样。

很快在魏忠贤的推动下,熊廷弼再次出山,主持辽东军政要务。

熊廷弼从南京快马加鞭出关要一个月,加上到京师交接公文,最快也得一个半月的时间。

等熊廷弼到辽东黄瓜菜都凉了。

出兵度慢,粮食运的到挺快。

军粮从登州出,直接运到大凌河,沿河补给各地的驻军。同时给大凌河城的哈大全送去了一封文书,一个监军的太监。

监军张跃用阴阳怪气的语调同哈大全说:“朝廷希望,哈将军可以坚守三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