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圣七年七月一日。

自晓胜军与环州义勇退回到衡水县,已经过去四天。这四天的时间里,唐康时

刻都在关注着苦河北岸的深州的战局。此间,大名府的宣抚使司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接受了唐康与李浩编造的解释,没有追究二人的责任,只是移文唐康与李浩

命令他们接受仁多保忠的节制。但是,计唐净与李浩都深感意外的是,尽管仁多保

忠统率着神射军于六月二十七日便已经抵达冀州,但他却并没有前来衡水,而是率

军径直前往衡水东北的武邑县,在那里安营扎寨

武邑县距深州城也不过六十里,与深州的武强县隔着改道后的黄河北流南北相

望,两城相距不过四十里,神射军屯兵于此,对于深州的辽军侧翼,构成极大的威

胁。仁多保忠将自己的辅重部署于观津镇,中军扎营于阜城,并分兵一营三千之

众,北进河间府北望镇,另遣第一营,在黄河北流的东岸列阵。

仁多保忠这样的部署,从战略上来说,便是唐康与李浩,也不得不承认是一招

妙棋。他背后的水静军,位于御河,也就是永济渠之傍,而那是连通大宋北方诸镇

的重要水道,而当仁多保忠将阵势布好之后,一面将永静军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中,

另一方面,相计永砂军的教阅厢军与大量军事物资,成为自己的后盾。若做长期打

算的话,神射军可以从x济渠得到源源不断的补给。

此外,他占据的几个地区,进可以进攻辽军;次则可以起到沟通河间府与冀州

之作用,使河问之云骑军不再成为一只孤军:最差,他也可以凭借着黄河天险进行

防守,在他已率先布阵的情况下,辽军要想越过黄河来进攻他,绝非易事。

平心而论,以知兵而言,仁多保忠这一手,较之唐康与李浩光则急不可耐的屯

兵于苦河之南,而后又轻率进兵,不利之后仓皇后撒,实是要高明太多

辽军亦的确对仁多保忠的出现迅地做出了反应。

在现神射军出现在武邑等地之后,辽军在武强县的兵力增加到了两千骑以

上,河问府的辽军更是派出数千人马,开始加紧攻打河间府南边的乐寿县,除此以

外,辽军还沿着黄河东流的西岸,加派了巡逻的哨探…

但令唐康与李浩不满的是,仁多保忠似乎绝无渡河之意。

他只在当地收罗征集船只,并且征募工匠,昼夜不停的造船。从他经营的规模

来看,全然不是为了神射军区区一万五余人马打算的。唐康与李浩不能不疑心,仁

多保忠打的是等待西军的主意。

因为仁多保忠将中军大营扎在了阜城,离衡水较远,因此,六月二十九日,唐

康只是派了一名参军去问候,聆听训示。但仁多保忠亦无甚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