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赵元楷是上州刺史,比李鱼官儿大的多,要是一口一个李郎中,那简直是在提醒李鱼要执下官之礼了,所以人家直呼一句李工部,李工部……从工部尚书到一工部主簿,都可以叫李工部。

赵元楷把李鱼请到二堂,众官员簇拥而去,最后却只留下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等几位级别较高的官员陪坐,香茗端上,李鱼坐在客座,却是客座最上首,跟人家这位封疆大吏对面而坐,弄得李鱼这位自后世而来,没有那么森严的阶级意识的人都有些坐立不安了。

他却不知,这位赵太守,就是靠拍马屁起家的。

这位赵太守,乃隋朝宰相赵芬的幼子,要不说杨千叶对于复国时时还有期许呢,李唐初立,太多的官员都是从隋朝时候过渡过来的。所以只要她真能成事,造就一番局面,后面就可以水到渠成,很多朝廷和地方大员对于归附她,是没有抵触情绪的。

炀帝在位时,这位赵元楷曾任历阳郡丞,那时就竭尽民财,不过不是自己贪污,而是上贡炀帝挥霍。因而升迁,拜江都郡丞,兼领江都宫使.

宇文化及杀害隋炀帝后,赵元楷随至河北。宇文化及失败后,赵元楷投了大唐,先是任司农少卿,结果因为太喜欢诋媚,弄得司农卿窦静很讨厌他,后来侯君集征高昌,窦静就把这个马屁精打发去给侯君集做行军总管了。

结果侯君集的战马前额被西域蚊虫咬伤,化了脓。堂堂的行军总管赵元楷居然用手指沾马额的脓,用鼻子闻其臭味,来判断伤势。随军御史实在看不惯,上奏天子,弹劾赵元楷谄媚,结果把他降为栝州刺史了。

这位仁兄在栝州任上仍是四处的谄媚讨好,还真有人吃他那一套,结果没多久就调任中州刺史,从下州升为上州,实权在握,反比在窦静手下时舒坦许多。

李鱼虽只是个五品官,可人家是京官儿,就冲这一点,赵太守就得大拍特拍。何况一见李鱼居然如此年轻,赵元楷更是认定:此人可交!宁得罪八十老,不看轻三岁小啊,这位年纪轻轻,就已身居五品,谁晓得将来前程何等远大。

所以,一番言谈笼络之后,便盛情邀其入席饮酒。虽是仓促之间,这位赵太守居然在三堂已然布署了两桌极丰盛的酒席,山珍海味,琳琅其间。太守府的厨子来不及张罗那么多,就近几家大酒楼全都暂且停了其他生意,先“支援”此间的。

其中就有一条十八斤重的黄河大鲤鱼,是鹳雀楼的厨子做的,快马送来的,李鱼上桌的时候,桌上那条巨盘盛装的大鲤鱼还热气腾腾的,就跟刚出锅似的。

“混账!岂有此理!李工部的尊名大号就是一个鱼字,怎么上了一条鲤鱼?立刻撤下去!”

一进宴堂,赵太守就大声咆哮起来,慌得几个仆役赶紧就要把那大鱼抬走。

李鱼“咕咚”吞了一口口水,忙道:“别别别,别抬走!鲤鱼头味道极佳,这都做好了,怎么能抬走呢?下官不避讳的,不避讳的。”

赵太守又是再三道谦,这才与其把臂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