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人出来竞争,秦沐恩的当选,变成毫无意外,顺理成章。

选出秦沐恩做领导人后,李英才又提出给己方的营地重新命名。

目前他们已知有两个幸存者营地,这两个营地都有了自己的名字,一个叫曙光,一个叫晨曦。

晨曦营地距离他们的营地很近,直线距离,不超过两公里。

对于营地的命名,众人说什么的都有,有人提议叫希望,有人提议叫和平,还有人提议叫先锋、猛虎,等等。

听着人们七嘴八舌的嚷嚷,李响用力拍了怕巴掌,大声说道:“我看,大家也别瞎提议了,我们能有这个营地,我们现在还能活着,都靠月哥,营地的名字,就叫月,沐恩!”

李英才一听乐了,连连点头,赞同道:“沐恩营地,不错、不错,一语双关,很不错嘛!”

李响提出以沐恩命名,在场的幸存者无人站出来反对,营地的名字也就这样被确定下来。

在秦沐恩当选营地长的第二天,李英才便迫不及待的在营地里推行了他制定的政策。

工分制。

李英才对目前的状况做了仔细的分析,现在对于他们这些幸存者而言,什么制度都不灵,最可行,最有效的,就是复古,采用工分制。

每个人都要参加劳作,可以去捕鱼,可以去狩猎,可以去采椰子、采野果,也可以建造营地、洗衣做饭等等,以此来赚取工分。

营地的饮食,不再免费发放给幸存者,而是靠人们用赚取的工分来换。

工分越多,换到的食物就越多,工分越少,能换到食物也越少。

说白了,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在工分制度下,没有强者必须照顾、养活弱者的概念,我弱我就有理的思想,在工分制下行不通。

你弱,你不想干活,那你就饿肚子。

李英才提出工分制,响应最热烈的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

赚取工分,对他们来说并非难事。

而女人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觉得对这个政策对自己不公平,私下里也颇有怨言。

但还是那句老话,荒岛不是现代社会,个人实力才是硬道理,而女人和老人,都属弱者,他们的不满和抵制,并不能产生太大的阻力。

秦沐恩成为营地长后,内部事务的管理权,基本都下放给了李英才。

不过李英才提出的工分制,也是和秦沐恩商议之后的结果。

作为营地长的秦沐恩,连他都支持工分制,那么反对的声音再大,也掀不起太大的波澜。

幸存者的分工不同,赚取的工分也不同。

收集食物的工分最高,当然,也要看收集食物的多少。

像善于捕鱼的李响,一天下来,能拿到十几个工分。

像采集椰子、野果子的幸存者,只要不偷懒,一天最少也能拿到六、七个工分。

一个工分可以兑换一条鱼,或一颗椰子,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