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要继续通过一部最佳管弦乐欣赏入门的作品,来向你谈谈管弦乐的音色和音乐主题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上一讲里,我已说过,管弦乐队里的几十种乐器,我们一听就能分辨出那是长笛,那是小号,那是小提琴,就因为他们有各自独特的音色。就像画家可以将调色板上的各种原色随心所欲地调配出绚丽多姿的色彩一样,作曲家也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各种乐器不同的音色,或将它们叠加、混合,来创造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意境。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作品是40年前我国青年作曲家黄安伦根据丹麥作家安徒生同名小说创作的芭蕾舞剧《賣火柴的小女孩》,以純粹的十九世紀北歐風格寫成了这部音乐。全劇於一九七八年由北京芭蕾舞學校和中央歌劇院樂團在北京首演。后来由于它的音乐优美,有非常形象化的配器色彩,它的音乐主题随着剧情还有戏剧性的发展,也被作曲家和郑小瑛缩编,配以朗诵词在音乐会上廣泛演奏。

我刚才说到了音乐的主题,它可长可短,代表着主要的乐意。由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为了让听众能记住这音乐的主要意义,作曲家往往将音乐主题多次重复,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逻辑关系,一步步变化展开,经过一定的路径,达到髙潮,或者下降,结束,才能打动听众。

比如,这里在几个冷酷的和弦之后,引出了一个风雪交加的除夕夜,在好似雪花飞舞的长笛声中,大提琴奏起了一个悲哀的绵长旋律,那就是在圣诞夜里还蹒跚在街头,在风雪里叫卖火柴的可怜的小女孩的音乐主题,(1—25小节从头—1』14」)这个悲伤的主题在小女孩被暴风雪和贵族老爷蹂躏濒临死亡时,再次由弦乐浓烈地奏出,并得到铜管的强烈响应时,我们就会联想到是人们对小女孩命运的不公发出了愤怒的呐喊!(1269—1287小节21』52—22』38)

小女孩在卖火柴时,唱起了一首美丽而忧伤的小歌,(116—132小节3』15—4』03),这首小女孩的主题始终伴随着她,(203—225小节6』12—6』54)特别是小姑娘被贵族老爷殴打,铜管发出了愤怒的最强音时,那首优美的小歌更变成了人们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鞭挞。(1217—1241小节20』22—21』21)最后,当黎明来到,身上铺满了雪花的小女孩却永远睡着了,这时,在定音鼓沉重节奏的伴随下,我们最后一次听到了小女孩的歌声,它融入了新年的钟声!(1336—完23』49—完)

而当你多听几遍,熟悉了以上提到的两个音乐主题时,你还会发现这两个主题之间其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怎么样?有趣吧?让你的耳朵更聪明了吧?

因为是舞剧音乐,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的一个个美梦,充满了火焰姑娘们好听的三拍子的华尔兹和两拍子的波尔卡,还有疾驰而过的马车,有圆号烘托出的温暖壁炉和华丽大厅,有整齐的木管重奏伴随着帅气的小仆人们的步伐,有打击乐器的叮当脆响描绘出的圣诞树上的钻石闪光,还有以竖琴和弦乐开启的妈妈天堂里的美丽花园。绚丽多姿的管弦乐音色描绘着一幅幅充满幻想的图画,我多么希望老师们能将这两部作品编成课堂小舞剧,让孩子们能够在丰富多彩的经典中放飞他们健康的音乐舞蹈的梦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