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的第二册,他没头没尾地去看,居然还是沦陷了,从此天天从王海洋的课桌抽屉里拿他租来的书看,也不讲究是不是第一册,抓到手就看。

这是一段陆扬记忆中很有意思的岁月,给他枯燥的学习生涯增加了很多乐趣。

陆扬看小说的时间比王海洋晚好几年,看书的速度也只有王海洋一半的样子,在原历史时空里,王海洋见陆扬写小说,每年都能写到几万块钱,人气最低的作品也能写到几千块,他也因为心动而去尝试着写,但每次都坚持不到3万字就宣告失败。

他一直很纳闷,为什么陆扬看的书远远没有他多,陆扬能写到钱,能将一本书写到一两百万字,而他却总是不行。

那是原历史时空,在现在的时空,陆扬给他的刺激更大,陆扬写小说已经转到上千万的身家,他不知道陆扬是重生来的,自问自己看的小说绝对比陆扬多,最近两年,他一直在尝试写网文,但总是写不出名堂,一万字就能把他写到灵感枯竭,难以为继,至今没有赚到一分钱稿费。

可能是陆扬这一世给他的刺激远胜于前世的原因,这一世,王海洋没有轻易放弃,屡败屡战,一个人利用业余时间默默地努力着,不仅努力去写,还认真去研究网络上那些《新人成神指南》之类的写作理论。

大年三十了,他还在家里写稿子,这本书他略有长进,已经写到十一万字,还没有自`宫。

这也算是陆扬重生所带来的蝴蝶效应,目前还不知道这个效应是好是坏,是让王海洋真正写作这条路,赚到票子,还是会被带阴`沟里去!

……

和他们相反的是,大年三十这一天,陆扬并没有码字,正面带笑容,穿着羽绒服、戴着护袖、围裙,在厨房里帮老妈剁肉馅,做丸子用的。

老爸上县城卖鱼还没回来,弟弟、妹妹,还有堂妹陆萍他们在楼上玩,二妈在火塘后面烧火,老妈在灶台那里炸鱼块。

今年陆扬老爸和二叔早就商量好,这个新年,兄弟两家在一起过。

这是一个不小的变化,兄弟俩自从分家后,就再也没有一起过过年,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很普遍,只有那些家庭富裕的,新年的时候才在一起过。

乡下人日子不好过,两家合在一起过年,总有一家会吃点亏,而这点亏可能只是几百块钱的小事,有钱人家不在乎,乡下人,尤其精打细算过日子惯了的妇`人是舍不得的。

今年情况则不同,二叔和二妈早早就跟陆扬父母打招呼说,今年要在一起过年,随便在哪家都行!

归根结底,最大的原因,无非是他们跟陆扬合伙开自来水厂,赚到了钱,人总是这样,能帮自己发家致富的人,就是贵人!亲戚间也是如此。

最后商量的结果,是在陆扬家过,因为这里房子大,厨房也大,两家人在一起能活动得开,而二叔和二妈这次也没有小气,早早就提前去县城把需要用到的年货采办好,直接搬到陆扬家里,几千块的年货,眼睛都没眨一下,陆扬老妈拿钱给他们,也都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