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王德荣跟我妈一起出门的老爸也回来了叫上郭振我们三人在司机的陪同下一起往沈阳开过去。

刘明耀知道我跟我爸一起过来很是踌躇了一番怎么称呼我爸。叫叔叔吧把人喊老了叫大哥吧明显是占我便宜最后决定还是叫叔叔大概是权宜了一番得罪谁下场比较惨之后的结论。

我爸感觉挺好坐着儿子的奔驰跟司机有一句没一句地点关于现在时局的牢骚吹暖风喝冰啤酒看看车外的风景回忆一下自己当年的岁月。

他年轻的时候赶上上山下乡最后一拨回来之后就是工厂工人跟我们公司的司机也算有共同语言聊得不亦乐乎。我对之前的那个断层时代了解也算不少看书听人讲之类的不过经过旁人讲述和文字材料的浮饰之后那些历史已经变得渐渐不真实起来。伤痕文学的作者们往往在文字中表达自己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如何清醒讲述者也多半会略过一些跟自己光彩无关的事说自己如何如何善良以此给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各种理由。

我又想起郭振经常说的那句话来了:人活着不就是不断给自己找理由么?

大概如此。

郭振在我身边翻着一本富勒的《战略序论》还有身边的一本约米尼的《战争艺术》这些书都是老得不能再老的书了还是托境外翻译之福才能在现在看到由此可见文化之间的沟通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

近来郭振对电脑的持续热情有所下降尤其是indos95中文版行以来这人开始转向研究各种战略书籍从孙子兵法到近代战争史分析一样不拉。我托了几次人给他带了一些暂时没有简体翻译或者翻译了依然没有出版的战争理论书。研究战争在9o年代后期几乎成了大多数男生的必修课后来经过分支成了研究兵器的研究国际关系的研究民族精神的……归纳起来出点倒是好的说起来也好听:忧国忧民。不过仔细挠头想想口号多于行动废话多于决心大多数也只是处在“研究研究”的角度。

鲁迅以前曾经嘲笑过这种口号爱国青年说他们无非只是用一个民族大义的帽子去跟人争论希望以爱国的立场去抨击别人罢了实际上自己爱国不爱国倒并不看重。

我偶尔想起来会觉得有一点郁闷这种人跟除了在自己家里给自己人添乱还做过什么?几十年前中国几个最大的爱国青年有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也有一直到死都捍卫自己话语权的那些人缔造了一个时代。不过这并不是说一种称呼什么人都能继承现在拿这些前辈们做掩护的渐渐多了想起来特没意思。

如果说到现在的爱国我更敬佩那些坚持在教育、文化和民族产业事业上的人们这些人的实际行动就是爱国。

教育成就未来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的象征经济则代表了国力强盛。

在这三方面努力的人他们够得上爱国者的称号。

当然还有军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永远的盾和矛。

我尊敬这些人。

胡思乱想了一番我收拾心情问郭振:“有什么办法查这些人么?”

郭振摇头:“现在还不好说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