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观面色严肃,低声问道:“调广东之兵进入广西,可不像是寻常之举。朝廷是否已经下定了决心征伐安南?”

张紞风轻云淡地背负起双手,回道:“是否下定了决心?这一点怕只有皇上才清楚。但从种种布局来看,朝廷征伐安南的可能很高。”

韩观眼神一亮,张紞能说出这样的话,已经是近似肯定了。

作为军人,战场杀敌,方可建功立业,功在千秋!

“若如此,只凭广西与抽调广东之兵,还远远不足。纵是大人前往云南,平西侯领兵出关,所率之兵尤显单薄。”

韩观是一个理性的军人,知道征伐安南定不是小打小闹,可一旦闹大起来,广西这边就算是抽空了,加上广东部分军士,拿出五至八万人根本就不够用。

灭国之战,没有三十万兵力是想都别想。

张紞平静地说道:“若是真到那时候,朝廷自会另外调兵。只不过除了京军之外,广西与云南卫所应是主力,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就要看你们的了。”

韩观了然,轻松地说道:“这是自然。”

看来军兵整训需要跟上,提前为大战做准备。

张紞沉思许久,待韩观想要再赶路时,突然说道:“韩都司,你可知马援铜柱?”

“马援铜柱?”

韩观眉头一皱,沉声道:“张大人所言可是汉朝时的马伏波——马援将军所立铜柱?”

张紞重重地点了点头,道:“正是!”

韩观虽是武将,但也知晓一些史书。

马援为东汉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并在东汉建立之后,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累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

张紞凝眸望远,道:“东汉建武十六年,交趾征侧、征贰姐妹暴-乱,得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郡越人、俚人的响应,击败汉朝驻军,取得六十五座城池。马援率大军镇压,并在交趾立下铜柱,柱上铭文,‘铜柱折,交趾灭’,以铜柱为汉之极南界!”

“宋之问《韶州诗》云,珠崖天外郡,铜柱海南标。庾信《哀江南赋》云,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则铸铜为柱。由此可见,铜柱乃是中原极南之地。只是……”

韩观见张紞转过头看着自己,那双目光充满了沧桑与深沉。

“只是什么?”

韩观询问道。

张紞声音冰冷地说道:“只是,这铜柱真的还有必要存在吗?皇上所未言明,但作为臣下,应为皇上分忧。韩都司,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韩观深吸了一口气。

铜柱若没有必要存在,那就意味着大明的南部边疆,就再无需遵循汉朝时候的界限,而是可以更往南,甚至是,涵盖整个安南!

韩观到此时才终于明白了皇上的“野心”,他很可能不止是想要是揍一顿安南胡氏,还打算抢了这一块地盘!

铜柱折,交趾灭。

这句话虽然是汉朝马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