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回头一看,发现吴瑞文竟已经深深陷入梦乡,这“呼呼”声竟是他发出来的打鼾声。

看来真是把他累惨了。

都说记者是一个朝阳行业,很多人以为是指有前途的行业。其实,这个朝阳还有另一种含义,那就是,记者是个适合年轻人做的职业。上了年纪的人,一般要嘛抓住机会转行了,要嘛就内部消化,变成编辑或其它内务工作人员。真正能把一线记者从年轻做到年老的,在全国电视台恐怕都没有几个,估计扳着指头都能数清楚。

当然,报社等平面媒体的记者另当别论。

别看摄像记者肩上扛的只是20来斤的摄像机,但一天到晚东奔西跑下来,不亚于一场小型的铁人三项拉力赛。

记者干活,最苦的不是寒冷的冬天,而是酷热的夏天,许多记者上车空调一阵猛吹,下车酷暑一阵猛晒,骤冷骤热地,反而夏季是记者中暑感冒的高发季节。

彭佳看了一眼熟睡的吴瑞文,赶忙把播放器的声音旋小了,旋到勉强可以听清楚采访对象的说话声为止……

花了半个多小时伏案工作,彭佳把今天采访草庵的所有现场声和同期声都整理出来,接下来一步,就是开始拟稿。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现场采访的成败与决定新闻稿件的质量。好的现场采访就是制作出成功电视新闻的最坚实基石。

看着笔下清晰的文字记录,彭佳的灵感也如泉水般泊泊流出。她随手就着编辑机房的电脑写起稿来。

这个时候,记者们都外出了,由于除了特大突发的新闻之外,新闻都是前一天基本编辑完成的。所以除了合成编辑,其它的编辑也不会到机房里来,此时的机房,除了机器的“嗡嗡”鸣叫声,显得异常的安静。

彭佳抓住这个格外难得的黄金时间,写起稿来如行云流水。特别顺畅。

突然。编辑机房的门被“碰”一声打开了,从开门的力度来看,这人明显是匆匆跑进来的。

是谁呀,这么毛毛糙糙的。彭佳正在将稿件收尾。还差一个编后语就行了,正在绞脑汁呢,谁知道思路被这“碰”地巨响打扰了。她抬起头一看。是新闻部副主任张无涵。

这时,室内如雷的打鼾声也猛然结束,吴瑞文自从心里做了决定之后。顿时觉得整个人的精神轻松不少,精神一放松,他躺在沙发上立即进入了梦乡。正睡得舒服呢,突然在梦里听到“碰”地一声巨响,顿时把他吵醒了。

“张副,怎么了?这么紧张?”吴瑞文揉了揉惺松的睡眼道。

“啊,还好你们俩在这。吴瑞文、彭佳。你们俩立即去省道304线火桥头路段,那里一辆油罐车和一辆客车对撞失事了。据说死了不少人,你们赶快赶到现场的。”

“我也去吗?”彭佳问道,这是她接掌新闻热线之后,新闻部第一次正式派活给她。

“今天的记者都出门了,还好你们在。这条新闻是市府办打来的,市长已经赶往现场了。”

一听张无涵的话,彭佳和吴瑞文立即明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