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些电影在海峡对岸还没有走红, 尚没有被流行, 但是台湾电影的春天还是可能到来的。单纯从商业回报上来讲,这些电影因为成本偏小而且多数都有扶助金,已经不再是自说自话的自闭式电影。

当然,相对于《海角七号》而言,《失恋三十三天》绝对是比他更黑的超级大黑马,简直黑过了白马,这话说的其实并不奇怪,一般意义上,黑马就是黑马,再也,再牛逼也只是黑马,逃脱不了暴发户的言论,但是《失恋三十三天》这片子,已经黑到了让人不得不折服的地步了,二十六亿人民币的票房就是一个奇迹,让人不得不正视。

不过也不知道该算是可惜,还是说是幸运,《失恋三十三》天并没有和这几部片子争雄,没赶上档期。

从去年此时的同档期的竞争和票房双赢,《投名状》和《集结号》都是以战争为叙说故事的手段、刻画人性的背景、非正常的华语大片的格局出现,陈可辛的导演能力、《投名状》的整体把握、刘恒的剧本、张涵予的演技都是毫无疑问的胜者为王,确然如此的结果,只是事先张扬的落定,并无多少意外。再度回望《投名状》、《集结号》和《海角七号》三部电影,分明都是在讲人性,其中有复杂的乱世选择、和平年代的追溯真实历史真相、普通人在世俗生活中的追求,总而言之,正名才有可能和谐。

总的来说,还是带着点文艺范儿的才更受到金马奖的青睐,这从本届入围的几部电影就看的出来,包括《投名状》,《集结号》,《海角七号》都是这样子的。

陈可辛的《投名状》,有新意,尝试“以战争反战争”的手法,来拒绝《英雄》与《无极》犯下的无根叙述。重塑“刺马”故事,不但将原版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全盘擦写,而且再加强政治斗争的描述,尽管后者有些过于直接回到一般人的情理判断,其实很简单,就是打仗要死人、打仗折磨人、老百姓受苦、女人被强奸,绝没有张艺谋、陈凯歌镜头下的Lang漫和炫技。

冯小刚的《集结号》说的是无数被光鲜亮丽化了的英雄的那种最真实的质朴,回归了最真实的部分,打仗,很残酷,不是吹起军号往前冲就不会被打死,也不会死也要死半天,英雄的摆半天造型,死了就是死了,可能会四分五裂,人性在乱世就是这样。

而《海角七号》在全台湾刮起的“海角”旋风,让人从中看到台湾电影一股前所未有的希望,作为台湾著名商业片导演的朱延平更是说出了“台湾电影不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