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雅螺打趣道。

“虽然中美关系正常化, 可小心为妙。”贺铮抿了抿唇笑道, “我拎得清。”

“嗯!”路西菲尔简单地应了声。

“哎!画什么呢?”贺铮好奇地探头看去。“这是什么?”

“手机!”路西菲尔说道。

贺铮瞥了他一眼,又看着纸上比巴掌还要小的东西虚心地问道。“什么是手机?”

“这是我打算新拍的电影,故事发生在公元2000年的未来世界,你就当是科幻电影,至于手机呢?可以说是移动通信电话。就是可以随时随地的在移动状态下可以照样通话的无线电话,比手掌还要小,不用的时候可以放在口袋里。”

“这能实现吗?”贺铮轻皱着眉头道,“移动通讯电话我知道,可是那块头太大了吧!1946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慢慢人们就淡忘了。一直到了60年代末期,at&t和摩托罗拉这两个公司才开始对这种技术感兴趣起来。当时,at&t出租一种体积很大的移动无线电话,客户可以把这种电话安在大卡车上。at&t的设想是,将来能研制一种移动电话,功率是10瓦,就利用卡车上的无线电设备来加以沟通。库帕认为,这种电话太大太重,根本无法移动让人带着走。于是,摩托罗拉就向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规定移动通讯设备的功率,只应该是一瓦,最大也不能超过三瓦。从1973年移动电话就注册专利,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大规模的用于商业,大家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是科幻电影吗?一切皆有可能……”顾雅螺意味深长地说道。

“话说,铮少对移动电话了解的不少。”顾雅螺调侃道。

“谁让摩托罗拉公司在无线电,半导体和通讯领域强呢?自然关注的就多了。”贺铮挠挠头很老实地说道。

“摩托罗拉那玩艺太粗糙太笨重了,没我这个小巧精美。你甭管可不可能,反正是拍电影的道具。”路西菲尔轻松地说道,话落掠了贺铮一眼。

1985年,才诞生出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真正可以移动的电话。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中,重量达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样背着它行走,所以就被叫做“肩背电话”。与现在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与“肩背电话”相比,它显得轻巧得多,而且容易携带。尽管如此,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

另一个移动巨头1982年,芬兰诺基亚生产了第一台北欧移动电话网移动电话senator。随后开发的talkman,是当时最先进的产品,该产品在北欧移动电话网市场中一炮打响。

“这是什么?”贺铮又被另外一个画给吸引了,a4纸大小……

“这个,你可以叫它notebookcuputer?”路西菲尔简单地介绍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