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还和楚老等人谈了自己对古董文物的一些看法,以及未来的一点计划,比如修建私人博物馆等。鳜

一些保存文物的先进理念,很快就得到了楚老他们的认同和赞赏。

“这个世界的科技发展很快,或许有一天,人们可以不用去博物馆,在家用一台设备就能观看所有珍贵文物。”江宁说道。

他说的,自然就是手机了。

互联网这东西,在60年代的时候已经诞生。不过,要到90年代,个人电脑的流行,才真正风靡全球。

而手机,70年代的时候,就有人发明了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也就是江宁二舅拿着的大哥大。

八十年代,诺基亚已经开始生产手机。进入九十年代,就是我们熟悉的老人机。21世纪的时候,智能机就差不多要出来了。

等网络和智能机都普及,人们就真的能一台手机游遍全世界,大家可以通过手机,接触到自己平时难以接触的事物。鳜

听了江宁的话,楚老等人笑了笑,尽管感觉江宁有点痴人说梦,但也不去反驳。

在双河村待了半天,楚老他们又要赶去机场,准备到美国接收那二十多件的国宝文物,那才是大事。

有了这个例子,以后对追回流失海外的国宝文物,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其实,不是他们不想追回那些宝物,但国家还不够强,他们到外面说话也没有多少底气呀!你去劝人家归还,人家直接不给面子,将你赶出去,你又能如何?

一天后,何老的朋友家来人了。

“江老板,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您过目。”

江宁笑道:“周叔,不用那么客气的。”鳜

他装模作样地看了几眼,实际上,他哪懂看?

不过,他相信何老等人。这时候的文物专家,还真是有点本事的。不像后世,什么烂人都敢自称专家。

“保存得真好,周叔,谢啦!这东西我很喜欢。听说,周叔的工厂生产随身听的?”

这时候,随身听虽然还比较流行,但厂家也多,竞争激烈。

整个70年代可以说是磁带如日中天的时代,除了电视和广播媒体,磁带引领了全球娱乐文化产业。

即便是八十年代,磁带和随身听的热潮依旧没有消退。

周志刚苦笑:“没错!我想着,现在随身听那么热销,只要生产出来,基本上不会滞销的吧?谁知,现实给我一巴掌。”鳜

他引进的生产线并不先进,生产出来的随身听成本不低,但品质不高。

这么一来,他的产品投入市场,根本得不到消费者亲睐。

“随身听我感觉很快要过时了。周叔应该听说过CD光碟吧?我觉得它很快会流行起来。随身听发展了那么多年,大家对这种产品也就开始挑剔,你做的品质不好,人家不买账的。

但CD不一样,还没真正流行起来,就算产品一般,人家也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