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的。

这整个一场锦标赛,来参赛就必然要以达标为目标的,名次、预决赛,反而是其次。所有的安排考虑就必须以此为根本。

如果打算专攻400米,那更多的精力就要放在400米上,但现在显然不是,可偏偏因为是决赛,却又是用足了力。而且其实他们自己知道,400米,以朱昆现在的情况,想跑出A标的成绩,几乎不可能!那拼命跑这个决赛的目的,只是为了这所谓的全国冠军?

最终要达到此行目的,还是200米。可现在的情况,更不理想。在林幕的感觉,如果朱昆能有个小爆发,完美着跑一次200米,达标的可能还是有的。可现在体力明显支持不了。

不要说什么只是预赛,还有决赛的机会,这一说又会把情况兜回原地。目的,来参赛的目的,不是为了进决赛,甚至不是为了拿名次,需要的是成绩,达标成绩。

“林指导,小朱的比赛成绩还行嘛!”

第一组预赛的比赛已经结束,孟少强看着计时牌上的第一名成绩,凑趣的说了一句。

“20秒85!”

计时牌上清晰的显示着小组第一的成绩,朱昆在后几十米被看成突然放水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第一。

做为一名资深教练,孟少强不可能看不出朱昆那不是放水,也没有谁放水是那么突然的。

那是因为体力不支,累积下来感受一瞬间不能坚持而造成的,而运动员本人因为没有合理应对才显得那么突兀。不过最终成绩确实不算差,以一个19岁不到的小将,能在不完全状态下跑出这样的成绩,很是难得。可以想到,如果全盛状态下,成绩还真有可能突破。

“老孟,连B标都没进呢,而且,这一趟跑的……”袁国华笑着摇摇头:“还是太年轻了!”

袁国华一句年轻出口,说的有点模棱两可,只是林幕和孟少强都听明白了。不但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

“呵呵,老袁,成绩确实还行吧!实力已经在这儿,这才是关键好吧?!这样的情况,年轻更还是资本!”孟少强说着话,瞥了一眼林幕,接着道:“要说年轻,咱们林指导可是更年轻呢,这不就是资本吗?!”

“能和林指导比?年轻是因为经历少,没经验。但林指导,他的经历够写一本书的了……”

“好了,老袁,你们俩这说着说着就抬到我了?”林幕摆了摆手,:“年轻也好,也不好,说没经验也对,去年进队那会,错事、不周全的事我也没少干。还是要靠学习,要用心……”

“你们都是老教练,跟你们说这些我是班门弄斧!呵呵,继续看比赛吧,有什么事咱们回头再说,一会小杨他们比赛完了,咱们就回去!”

第一组比赛的选手已经下场,第二组预赛即将开始,林幕已经看到了排在第二组的沈保、何俊上场了。

迎着袁国华若有深意的一瞥,孟少强不由讪讪一笑!

……

“各位现场的观众,马上进行的是2004